好家风征文 [家风优秀征文原创13篇]

篇一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

饭后散步,荷叶田田,莲花娉婷,夏风穿堂而过。爷爷牵着稚子的手,一路说笑,一路欢歌,来到了离家不远的村小学。

这是爷爷工作一辈子的地方,青松依旧,国旗招展。小儿抬头仰望那飘扬的一片红,满脸兴奋。爷爷煞有介事地将孙儿的头摆正,拍了拍孩子的胸膛,将孩子的左手贴着裤缝,右手敬了个军礼。孩子年幼,老人数次纠正他的姿势,那是未曾见过的庄严,也是孩子亲临感受的郑重。“来,跟爷爷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苍老的身躯曾经当过兵,后来当了民办教师,兢兢业业一辈子,岁月风蚀了年华却锻造着这颗最淳朴的“中国心”。青筋突起的双手抚摸着风中挺立的旗杆,孩子也细细地摩挲着,他学着这份郑重,也学着这份真诚,稚嫩的童音在日后一次次地响起:“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

“百善孝为先”

烈日炎炎,爷爷赤脚下田,忙忙碌碌一下午,提回了小半桶田螺。漂洗,煮熟,清理,挑肉,深如沟壑的皱纹里淌出了汗水。孙儿蹲在旁边,看着爷爷忙着这一切,他问:“爷爷,这个是给谁吃?”“给太姥姥!”太姥姥,是爷爷的岳母,年近九十,身板硬朗,耳聪目明,五个儿子轮番照料,三个女儿也时不时接过来小住一段时日。爷爷不善言辞,却记着太姥姥爱吃田螺,将这份心意用行动在演绎。“为什么给太姥姥吃?”“百善孝为先呀!”孩儿砸吧嘴,喃喃着这句话。他不懂话语的含义,却看到了爷爷对太姥姥的关爱;
看到了爸爸经常买了很多爷爷奶奶喜欢吃的菜;
看到了妈妈牵着外婆的手去逛街,给外婆买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

终有一天,这看到的一切,会如同春风细雨一般,润泽着他纯净的心灵,孕育出生命中绚烂的一朵花。

“烧火要空,做人要实”

准备晚餐,厨房里好不热闹,爷爷坐在灶前烧火,孙儿忙跑过去看。为了让火烧得更旺一些,他忙不停地往灶里添柴,满满当当地塞了个够,终于成功地让火灭了。爷爷浅笑,在火灭之后,抽出一些柴,用棍子将柴堆中间掏空,重新燃起了火。“烧火要空,做人要实!孩子惊讶于爷爷的神奇魔力,问了多次为什么?“因为天凭日月,人凭良心啊!”

稚子怎么懂做人要实的生命之重。那是爷爷辛苦工作一辈子换来好口碑时的骄傲;
那是爸爸在重感冒时仍坚持着给毕业班上课时的执着;
那是妈妈拒绝学生家长一次又一次送礼时的坚定。唯有这份实,才能让人脚踏实地行走,不偏不倚,不忙不乱,不为利益所熏,不为诱惑所魅。

孩子稚嫩的双眸里是跳动的火苗,他尚不懂日月之明,良心之洁。但他若能记住,当拥有七尺之躯时,定然也有着心清目明。

“福往者福来”

农历逢三逢八,龙口赶集。稚子最喜热闹,次次前往。爷爷推着自行车,让他坐在后座上,小小孩童便如将军般挥斥方遒。路遇家附近一行动不便的老人,提着重物,爷爷便将稚子抱下了车,叫奶奶牵着。孩子眼里脸上写满了不愿意,却看着爷爷把老人的东西放在了自己自行车的后座上,随着老人慢慢前行。

这些疑惑,又何止一次?

孩子会不会想起,那次赶集,爷爷突然停下来,将马路上的碎玻璃瓶渣滓小心捡起,扔到了垃圾堆;
还会不会记得,那次一个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人员在捡拾垃圾时,爷爷特地送过去的那杯茶;
又是否发现了,从来都是勤俭节约的爷爷,每次遇到行乞之人时都会拿出些零钱叫自己给递过去。

种种疑惑,爷爷只是用一句“福往者福来!”做了所有诠释。

把善良植入心底,从不期待花开,却在某个不经意的时日和角落,绽放出醉人的芬芳。就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旧跑过来看看爸爸;
就像爷爷的已经结婚生子的学生经过家门口仍旧高呼一声“老师”。就像妈妈回到原来任教的学校,学生团团围住舍不得她离开时的真情。

后记

这些入世良言,不足六岁的孩子只会囫囵吞枣,只会鹦鹉学舌。可随着时日渐长,家风熏陶,这些良言带给他的定是竹之清香,是水之流浅。即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乱世红尘中,也会让他拥有一颗纯净至明的心,披忠诚之草而坐,饮孝顺之茶而醉,拥真诚之枕而卧,倚仁爱之席而眠。

梦中花亦香,水还清,人依善,心仍净。

篇二

树木只有在阳光的沐浴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家风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点、为人处事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勤为本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告诉我勤劳是做人的根本。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亲一直是人人夸奖的勤劳典范。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在农田里干活,通常我去喊他吃饭,他都要把手里的活做完才回家。有时他回来了,见饭还没熟,他就会利用这个间隙去干其他活。后来随着我和哥哥上学,生活压力加大,他便一直在工地上做体力活。只要有活做,他从不会休假。有时这个工地完工了,他也不会在家闲着,他马上就会联络下一个地方赶过去工作。一直以来我的父亲就是用这种方式赚着血汗钱把我和哥哥培养长大的。到了现在,我和哥哥都长大成人了,家里条件也还算过得去了,我的父亲仍旧在工地上干活,无论我们怎么劝他,他还是要去。其实我们都很心疼他,但是父亲常说:“到了我做不动的那天,我就不出去了。”我想,父亲已经将勤劳的信念深深地植入到了他的生命中。一直以来,他也正是以这种方式教育、鞭策我和哥哥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都要养成勤劳的作风。

孝为先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中永远占第一位的。关于孝敬长辈,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好榜样。我的母亲从2007年开始把爷爷奶奶接到了我家住。那年下半年爷爷去世了,从那以后奶奶就在我家长住。有段时间奶奶想去叔叔家住,妈妈便让她去了。因为不需要照顾老人,妈妈就出去工作了。可是奶奶在叔叔那里经常吃饭不准时,有时叔叔出去工作了,奶奶就自己吃剩饭剩菜,而且那时奶奶年迈多病,行动不便。妈妈得知这个情况,便辞了工作,把奶奶接回了家照顾。每一天母亲都细心地照顾着奶奶,尤其是在2013年,奶奶的身体状况变差了,母亲对奶奶的照顾显得更为耐心。那时我的母亲变着花样做奶奶爱吃的饭菜,有时奶奶吃不下,母亲就不分时间地去煮粥给奶奶喝。渐渐地奶奶的手没了力气,我的母亲便一口一口地喂她。老人家上厕所频繁,奶奶自己起不来,母亲便一次又一次地扶她,有时夜里要起来四五次。后来奶奶大小便失禁了,但是母亲依旧没有怨言地帮奶奶洗澡洗衣服。有时放寒暑假,我回家了,我便会去帮奶奶洗头发洗脚,为她剪脚趾甲,有时还和妈妈一起给奶奶洗澡。有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尽孝不难,但是天天如此尽孝却不简单。可是直到2014年6月奶奶去世,母亲都是如此悉心地照顾着奶奶,这也是母亲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有时我会扪心自问:我今后是否能做到像母亲这样?转念想想,母亲身体力行的尽孝,不就是对我最好的教育吗?长辈都能做到这种程度,无论如何,你都得朝着这方面努力。

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就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正是受到了这些优良家风的熏陶,我懂得了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孝敬长辈,并严格要求自己去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我将继承我家的优良家风并不断发扬下去!

篇三

看惯了春花秋月,你是否还会在乎自然频繁的变更;尝尽了悲欢离合,你是否还会被心中的那抹回忆惊扰?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还有心中那些淡淡的家风、家训、家规,潜藏在岁月的河流中,浮动着我那动人的心弦,使我想起当年的那些青涩往事……

——题记

八十年代,我的家在**县谭家山镇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有一座低矮的老宅子,三面环山,屋后长满了翠绿的松树和竹子,屋里摆满了笔、墨、纸、砚,屋主人——我的老父亲便把这座老房子命名为“松竹斋”,他自称“松竹斋主”。如今,一想起我的家风家训,自然而然的会想起那些年,那些事。

俗话说:“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当然在我们家可是把“勤”劳放一位。在家里数母亲最勤劳了,她深知只有靠一双手才能创造奇迹,勤就这样不知不觉得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记得在收稻子的高峰期,母亲从清晨到中午,用镰刀收割稻子,汗流浃背,一刻也不曾停歇,那白色的衬衫的像水洗过一样。下午回到家后,又忙着给家里洗衣服,擦桌子。在深夜里,我被门缝里透过来一束光刺醒,朦朦胧胧看到母亲依旧在忙碌……

“对外要和,对友要忠。”从小,母亲就教育我要与人和睦相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应该冷静和平地解决问题。其次,对待朋友一定要讲究一个“忠”字,万不能学墙头草随风倒,见风使舵,这样的人终究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诚实守信”的家风也一直熏陶着我,教育着我。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临近期末考试,我把曾经写过的一篇作文撕下来放到文具盒里,准备考试时偷偷用上,一心想考个好成绩。结果被父亲知道了,遭到了他严厉的批评。后来的我懂得了“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的道理,我要感谢父亲及时地提醒了我,因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回想起在“松竹斋”经历过的种种,如饭前饭后要洗手,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拿过的东西一定放回原地,见到长辈要问好,说话要有礼貌,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每天坚持阅读两小时,就餐时不可边吃边玩,要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作风,捡到东西要交公,学习不可三心二意、字迹潦草,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规矩使我的成长有了约束,使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家规真像一道围栏,避免我因过度的自由而跌进万丈深渊,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风是我终身的财富,我一定要把“松竹斋”的良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四

**县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宋代以来,人才辈出,究其原因,与此地风物,尤其是良好的家风有很大关系。说到家风,在**县最为人乐道的是黎氏家风。住在晓霞山脚下的黎松庵曾是晚清秀才,向来以“尚学、自强、向善”的家训严格要求子女,在其悉心教导下,黎家八个儿子个个成才,世称“黎氏八骏”。一个家庭,八个儿子,皆在各自领域引领风骚,这不仅在当时少见,即使在现在,亦是难能。

“尚学”的黎氏家风——

在书香门第的启蒙培养中孕育成长

“孝悌传家根本,诗书传世文章”“富自勤中取,贵从书里来”“文章唯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流传下来的黎氏家族家训不少,大多与书香有关。黎家是书香门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培养,“八骏”幼年时,黎松庵常在书斋广邀名士纵论国事、探究古今。每次会客,他都让孩子旁听。黎家八兄弟在一次次的旁听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日后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黎松庵是远近闻名的文人学士,后来辞官不做,设立了家庭学校。在黎家的私塾学校里,开设的是中西合璧的课程,既讲授四书五经,也传授算学、格致、博物、音乐和美术等新课目。黎松庵用“新学”来教育子女,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进取精神。后来又组织了罗山诗社,并担任社长,与齐白石往来密切。可以说,良好的家教所带来的求知探索和自由创新精神,让黎氏兄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自强”的黎氏家风——

在湖湘学派的文化熏陶中渐然形成

黎松庵家只是一栋简单朴素的草堂,青瓦、土墙、泥地,与当地的普通农家并无两样。但黎松庵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在自强不息的湖湘文化精神熏陶下,造就了八兄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从这个简陋的土砖屋走出了“黎氏八骏”。老大黎锦熙为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文字改革家,有“汉语注音之父”之誉,是毛泽东在湖南四师、一师求学时的老师;
老二黎锦晖为杰出音乐家,中国新歌剧、通俗歌曲、儿童歌舞剧的开拓者,创作过《桃花江是美人窝》《毛毛雨》等名歌;
老三黎锦曜为著名采矿专家;
老四黎锦纾为著名教育家;
老五黎锦炯为著名铁道和桥梁专家;
老六黎锦明为著名作家;
老七黎锦光为作曲家,其作品《夜来香》曾唱遍亚洲;
老八黎锦扬为享誉国际文坛的美籍华裔作家。他们在中国的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黎氏家族被誉为“中国第一文化家族”。

1942年,黎氏八骏的父母亲60岁生日时,黎氏八骏在北京合影,这是黎氏八骏不多见的合影。从左至右:黎锦扬、黎锦光、黎锦明、黎锦炯、黎锦纾、黎锦耀、黎锦辉、黎锦熙。

“向善”的黎氏家风——

在乐善好施的慈悲行为中传承发扬

**黎氏之所以成为名门望族,全凭重视家风的培育与传承,并将好学的精神、善为的慈悲融入到家族成员的血液中。世人常以为,黎氏这样的书香门第,很少会关注外界社会的纷杂俗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黎家子弟不仅饱读诗书,对社会事务也十分关心。“积善齐家,普施修远”,这是黎氏祖辈对后人的告诫。“黎氏八骏”的母亲黄赓,是一位天资聪颖、善良贤惠、有自立精神的女性,在操持家务,担负一家几十口人衣食住行的重任之余,喜欢读书,善于培养子女。黎松庵夫妇乐善好施,对待邻里包括佃户佣人都很友善,遇到灾年,佃农交不上租,黎家不仅不追讨,反而送米送布救济,其优良品德在黎氏八兄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黎氏八骏”的父亲黎松庵“黎氏八骏”的母亲黄赓

一门八英才,黎氏家风历来是乡人追捧和乐道的话题。为了弘扬这种优良家风,醇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秀美、文明**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注重对黎氏优良家风的宣传推介,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期黎氏家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篇五

陈赓的一生充满传奇。

他是既指挥过抗美援朝战争,又指导过越南抗法战争,与日、法、美“三军”都曾疆场血战过的高级将领;
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他也是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他还是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始人。

他智慧、风趣,有血性,讲义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女皆选择了从军。在一次采访中,陈赓的儿子陈知建曾介绍,从父亲那一代起,整个陈氏家族,除四叔病死在湘军中,其他人全都是共产党员。

一门五代皆从戎

陈赓是湘乡龙洞泉湖村人,爷爷陈翼琼曾是湘军猛将。小时候,陈赓经常缠着爷爷讲打仗的故事。尽管爷爷反对,但他自己觉得从军没什么不好。爷爷一过世,他就离开湘乡,投身湘军。

黄埔军校时期,陈赓曾与军阀作战,千钧一发之际,将绝望中欲自尽的蒋介石救出鬼门关;
上海特科时期,他协助周恩来保卫党中央机关,铲除叛徒,营救同志。

30年代初期,陈赓不幸落入敌手,蒋介石亲自劝降,他在嬉笑嘲讽之间,置蒋介石于无限尴尬,最后脱出敌营;
红军长征时期,周恩来曾在草地上命悬一线,是他将周恩来救出病魔之手,被周恩来称之为“福将”;
抗美援朝时期,陈赓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上甘岭战役打得天下闻名……

在父亲的影响下,即便在和平时期,陈赓的5个子女也全部选择了从军。“想当年,我的曾祖父12岁便投奔湘军,我们老家是湘军的故乡,无湘不成军,民风影响,父亲也是不到20岁便从军。要我说,这就是我们陈家的家风——尚武。”退休前,陈知建曾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现在,陈知建唯一的儿子也在军中。

绝不允许子女撒谎

陈赓格外怜爱孩子,而且毫不掩饰,尤其不愿意听孩子哭。在家里,孩子们只要哭了闹了,一般目的都能达到。他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对别的孩子也倾注了很多的爱。他生前曾收留了很多烈士子女。

尽管疼爱孩子,但陈赓绝不允许儿女滋长哪怕一丁点特权思想。他和妻子不让孩子上干部子弟学校,而鼓励他们凭自己的本领考上社会上最好的学校。

此外,陈赓绝不允许子女们说谎。女儿陈知进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回忆,小时候家里一位堂哥跟他们住一块。那时,念高中的堂哥在学校担任学生会的文体部长,由于学校的工作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有一次考试后,堂哥有一门功课只得了2分。堂哥知道在陈赓面前交不得差,于是,他就在成绩册上把“2”改成了“4”,再拿给陈赓看。

陈赓发现后,把他们兄妹都叫到一块,当着堂哥的面,狠狠地对着桌子一拍,把堂哥大骂一顿,并教育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要真诚。

“己身正,不令而从;
己身不正,虽令不从。”陈赓从不过多地给孩子们灌输空话,他自己就是一面旗帜。

日记成风好教材

因为是大将,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陈赓一定会对子女痛说革命家史。“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战争结束,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只要一想起这些曾经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志,父亲就难过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他甚至从来不跟我们讲他经历的那些事情。”陈知建回忆。

可是,不讲归不讲,陈赓却自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1961年初,为了回避北京寒冬对身体的影响,陈赓在妻子傅涯及几个孩子的陪伴下,前往上海的丁香花园养病。回到阔别33年的上海,陈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孩子们去参观汪精卫特务机关,以及陈赓曾经待过的提篮桥监狱。

“水牢最令人毛骨悚然,先是在一个齐腰深的天井里放满了水,用一个挖了几个大洞的木杠将人夹在水里,只露出一个脑袋,然后往水里放上一大堆的蚂蟥、毒虫,让它咬你!”回忆起参观情景,陈知建不由感慨:“难以想象,难以忍受!”

此外,陈赓还有记日记的习惯。他在行军打仗中,这些本子是一定要放好的,所以一直都保存得非常完整。改革开放后,妻子傅涯就组织人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版的陈赓日记。作为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陈赓日记中有关战争的记述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女儿陈知进目前还能背诵父亲的很多篇章,她说:“这是我们家风家训的好教材。”

篇六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读书、崇尚忠厚的谭氏家风孕育了一代名将谭政。

与其他将帅不同,谭政戎马一生、浴血战场,凭借的是他独特的战斗风格——敏锐的政治思维,特殊的战斗方式——手中的笔。他毕生的追求和建树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独一无二的政治大将。他忠厚、务实、勤俭的作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谈政,笔扫千军

重读书是湘乡谭氏的传统。1906年,谭政出生于湘乡县南竹山村一家书香门第。父辈指望他承继家世,光耀门楣,取名谭世名。但世名厌烦“之乎者也”,后来受妻兄陈赓影响,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改名谭政。

“谭氏家族重视子孙读书,才有白面书生投笔从戎,才有军中的‘小秀才’担任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湖南省党史办征集研究处处长桂新秋说,在革命战争、军队建设中,谭政充分发挥了文的作用。

1928年,谭政调任毛泽东首位秘书。在与毛泽东朝夕相处15年里,谭政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政治工作能力,政治思想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抗日战争时期,谭政发表了《敌人在华北的现行政策》《华北已进入艰苦斗争的阶段》《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文章。毛泽东看到后非常高兴:“谭政者,谈政也!”

没想到,“谈政”——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从此成了谭政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以求实的态度、积极的思维、辛勤的耕耘,不断著书立说,对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建国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创建及其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坦正,实事求是

谭氏家训中讲得最多的就是“赏孝德”“赏忠”,倡导的就是做人忠诚、厚道。桂新秋说,这些家规家训的熏陶,对谭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谭政非常注重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而且一直保持这一优良作风。

在战争年代,他经常带工作组深入部队,深入前线,进行调查研究,写过许多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总结性文章。

对于上级的指示,他不照抄照搬,不赶风头,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研究贯彻的措施。1958年,谭政到福建沿海视察国防工事施工情况时,发现部队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片面追求掘进速度,工程质量不好,伤亡事故增多。针对这一情况,他授意解放军报撰写《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实事求是》等文章,要求部队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高指标。

许多熟悉谭政的老同志曾风趣地说:谭政就是“坦正”,一生坦正。即使后来被诬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猛烈批判,被降级、撤职,甚至坐牢8年,谭政仍然不坠青云之志,坚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承诺。

守纪,两袖清风

“廉”“俭”是谭政一生治国齐家的法宝。他常对周边的工作人员说:“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模范遵守党的纪律。”

1979年,谭政回到阔别多年的湘乡老家。家乡人民送给他几包茶叶、云片糕。谭政却说:“中央三令五申,不请客送礼,不搞特殊化,我们领导同志都要带头遵守才是。”后来得知,礼物被硬塞给身边工作人员,谭政要求按市价付钱,下不为例。他还认真查看付款单据,并严肃地说: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谭政平时生活非常节俭,身上穿的一件绒衣颜色都褪了,仍然舍不得丢;
会客室的沙发老式陈旧,警卫人员要找人给替换,他坚决不同意;
女儿在京郊一家单位工作,每天坐公交车来回要4个小时,想请他出面换个近点的单位上班。他却乐呵呵说:“上班路是远了点,但能磨练你的意志,又能培养好的群众观点。”看到儿子用自行车驮米回来,累得满头大汗。他高兴地说:青年人舍得吃苦,这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女儿谭星明说:“爸爸(谭政)无言的榜样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要做自食其力的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做事,做事业,为社会作贡献。”

篇七

在**县易俗河镇青狮村雷公塘附近,有一古桑洲罗氏家族,近代以来名人辈出,大儒迭起。罗氏家族忠厚传家、诗礼裕后等家风家训不仅造就了“湘军之父”、理学大师罗泽南,陶龛居士罗信南等文化名人,也造就了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罗亦农这位热血革命青年的德性、文性与血性。罗亦农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理想信念而舍生取义的一生。

德性:同情贫农的富绅“逆子”

1902年,罗亦农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罗子厚是管辖罗家几所公堂的地方团总,又在易俗河街上开店,是个闻名遐迩的富绅。

“罗亦农是富家少爷,可他偏偏喜欢和穷人家的孩子混在一起。”**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群英谱》编纂者鄢德全介绍,罗亦农小时候就被家人骂为“逆子”,他十分讨厌别人叫他罗少爷,在他看来,少爷就是好吃懒做的人。

罗亦农有一种天生的怜悯之心,常常帮穷苦农民说话。最令父亲恼火的是邻居谢家借钱一事。当初一元纸币值1块银圆时,谢家向罗子厚借了200元纸币。后来,纸币贬值,两元纸币才值1块银圆,罗子厚非叫谢家还200块银圆不可。罗亦农当场为谢家说话,指责父亲贪财,父子俩差点翻脸。事后,罗亦农在家门口贴了一副自写的对联“存得天良,蒙庆受福;
放开眼界,创业成家”,规劝父亲善良处世,安分持家。

生于富绅之家的罗亦农,为什么会成为封建“叛逆”,帮穷人说话?“这与他从小受的教育有关。”市委党史办原主任龙正才介绍,罗亦农人生第一位教师是他的母亲,母亲出身贫寒,有怜悯之心,常将米粮周济贫苦农民。母亲良好的品德对少年罗亦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性:富有激情的演说家

古桑洲罗氏家族以“耕读文化”传世,作为罗氏后裔,罗子厚常常告诫儿子:“‘耕读’文化不能放弃,家族要发达,必须读书。”在儿子未满7岁时,罗子厚就将罗亦农送进私塾。

罗亦农十分厌倦私塾死记硬背的读书方式,直到遇到**“狂儒”郭月钦,老师学识渊博,思想开明,不过分强调死背经书而讲求真才实学,而且主张社会变革,提倡读书救国,使他真正尝到了读书学习的甜头,燃烧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读书传家”的优良品性逐渐显现,为他后来成长为一名富有激情的演说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笔锋犀利,战斗性强,经常自写演讲稿,然后深入工友中发表演说。”龙正才介绍,罗亦农有着如簧之舌,雅号“大口”。他的演讲极具煽动性,讲课时眉飞色舞,手势极多,常常用一些通俗易懂、生动风趣的语言,一下子点出问题的实质。

因为犀利和战斗性强,罗亦农的演说受到工人的欢迎。广州越秀南路93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罗亦农曾在此向广州的工人振臂高呼,领导了1927年省港大罢工。“四一二”政变后,罗亦农在上海泥城桥旅馆召开的大会上发表演讲:“你们看,国民党那么狠,但他们没有把我们杀光嘛!他杀得光我们吗?共产党人越杀越多,就像割韭菜一样,越割越多!”

在他牺牲后不久,中共中央在《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悼文称:“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

血性:以革命为职业的勇士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这是罗亦农英勇就义时写下的绝命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热土,造就了罗亦农“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可贵“血性”。

来到上海后,罗亦农逐渐从一个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光明出路的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短暂而璀璨的革命生涯,曾参与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为党的早期事业呕心沥血。

罗亦农的“活跃”表现,很快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这位年轻的中共领导者早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并扬言要以万元巨款悬赏追捕他。然而这丝毫没有削弱罗亦农顽强的斗志,他常常通宵达旦地伏在办公桌前,一手顶着胃部缓解胃痛,一手撰写文章。他还不顾生命危险,到湖南、湖北了解和研究农村工作情况。

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罗亦农英勇就义,年仅26岁。2009年,罗亦农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生前,罗亦农曾不止一次对身边的同志说:“入党不是来享福的,是来受苦的。”临刑前,他给妻子留下遗书:“永别了,灵其有知将永远拥抱你,望你学我之所学,以慰我。”

篇八

7月的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展厅内,一件件遗物,一个个故事,诉说着一段段激情岁月,也还原了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毛泽东。

他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对亲友不搞特殊照顾,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朴实、勤俭节约……

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亲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留给后人最好的精神食粮。

舍小家为大家

一件白棉布底的衬衣,一顶蓝色棉帽,一双灰色沙袜。这是毛泽东精心保存了26年的“宝贝”,现陈列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里。

“这批衣物是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的遗物,也是毛泽东的珍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宣教部部长彭艳介绍,这些衣物寄托了毛泽东对儿子无尽的思念。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赴朝作战,后英勇牺牲,年仅28岁。多年后,谈起为什么要送心爱的儿子上前线,毛泽东说:“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为了中国革命大家大业,毛泽东放弃小家,牺牲了6位亲人。

“要想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苦难,要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要舍己为民。”1921年春节,毛泽东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韶山冲,晚上围坐火

炉边,他这样与弟弟妹妹亲切交谈。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弟弟妹妹都随大哥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革命之路,并迅速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

恪守本分不搞特殊

毛泽东喜爱抽烟。一次,工作人员无意中打听到国外生产一种烟嘴,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于是,在请示毛泽东同意后,委托外交部购买了两打这样的烟嘴,共计94.23元。

对此,工作人员商量着在招待费中报销,毛泽东严肃地说,“这样可不行,还是按照规定由我自己付款。”

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群众利益方面,他始终做到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亲友,不搞特殊待遇。

“爸爸对我们是既爱又严。他处处事事时时严格要求我们,不许搞任何特殊。”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曾回忆。

李敏和妹妹李讷考上大学后,吃住都在学校里,只有周末才回一趟家。她们与大家一样睡上下铺,吃清淡的菜,一样挤公共汽车。

有次,卫士得知李讷因饥饿面色不好,便悄悄给她送了包饼干。毛泽东知道后,非常生气:“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他常对子女说:“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你们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就不能享受。还是各守本分好。”

面对亲戚们要求照顾之类的事,毛泽东不仅婉言拒绝,还多次写信请求对文家亲戚严格要求,教育他们勤耕守法,不搞特殊。

“严是爱,宽是害。对待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毛泽东严格要求,不搞特殊,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也体现了他对亲友的另一种挚爱。”**市委副秘书长、市史志办主任易小兰介绍。

廉洁自律谨防“糖衣炮弹”

1959年9月的一天,尽管窗外阳光明媚,毛泽东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他听说身边工作人员存在不正之风,利用职务便利无偿或低价收受地方送的一些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毛泽东十分愤怒,要求立即进行调查并开展整风运动。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一些工作人员调出了中南海。毛泽东又拿出自己的稿费,指示按照实际收受情况,一共退赔了3万多元。

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毛泽东对不正之风的痛恨:“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也收到了许多珍贵礼品。然而,无论是在延安窑洞还是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始终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对于送来的礼品,毛泽东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一律造册上交国库。“我是代表人民的,这种礼品不能收,一定要送仓库。”

毛泽东不仅拒礼,而且反对送礼。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就提议,不祝寿;
不送礼,少敬酒,不拍掌;
不以人名作地名……并告诫全党不要滋长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要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

精打细算崇尚节俭

1990年11月的一天,一批毛泽东遗物移交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珍藏。工作人员整理发现了毛泽东的生活账单,以及一些粮票、布票、棉花棉纱票、购物券、肉票、购货证等。

“想不到作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竟如此精打细算过日子。”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宣教部部长彭艳说,在纪念馆工作20年,虽然无数次向游客们说起这个故事,但仍然非常激动。

毛泽东一家从1952年开始设立生活账本,共留下42本。这些报表详细地记录这个“第一家庭”的开支情况。像很多普通百姓一样,毛泽东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靠工资。为了严格控制家庭开支,毛泽东一家得省吃俭用。尽管经济压力大,毛主席还节省下来了不少票证。

“毛的皮鞋已经需要擦油了,一双纱袜松松地掉到了脚踝上。”这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描述。毛泽东的遗物中,有很多双长筒袜,大部分都是破了洞

或重新织过的。一件睡衣一穿就是20多年,补了73个补丁;
一双皮拖鞋一缝再缝,一补再补,最终以花花绿绿退场;
牙刷总要用到“秃头”……在毛泽东身上,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

“我们家的伙食也极为简单,和一般家庭生活没什么两样。困难时期我们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咬紧牙关,勒紧腰带。”李敏曾回忆说。

毛泽东崇尚节俭的家风,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们。彭艳告诉我们,走进李讷家,就如同走进一个普通人家,老式的电视,陈旧的家居,拥挤的房子。她的穿着也非常朴素。

篇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这一细胞是否健康向上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良好的社会风气要有好家风作为支撑。家训,字典上解释为“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我看来,好的家训、家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亲身经历的总结和对后代的希冀与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中国的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教、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诚信勤恒,忠朴仁孝”这八个字我牢记心中,这是闯关东百年来我们尹氏家族家风凝聚的家训。这八个字一直伴随着我成长,陪我走过五十多个春夏秋冬,它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受益终身。

说起家教、家风、家训、家规,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家里很穷,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里,父母亲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为我指引方向。记得,自己还在儿时,母亲就教导我说:孩子,记住‘诚信勤恒,忠朴仁孝’这八个字,这是咱们家的家训、家规,要永远记住,到啥时也不能忘。儿时的我虽不谙世事,但仍清晰的记得母亲当时说这些话时虽声音很低,但那神情是极其严肃,亦或说是极其严厉的。

随着自己慢慢长大,长辈们也不断教育我去理解这八个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诚信勤恒”主要是讲做事。“诚”就是要诚实,接人待物要真诚、实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心计。一个人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所以要真诚待人、实在做事。“信”就是要守信,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有信誉,一定要说话算数。信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人可以欺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没有信誉,坑蒙拐骗,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也会弄臭自己的名声,害人害已。“勤”就是要勤奋,不能懒惰,不能怕吃苦。一个人如果干什么都嫌累,干什么都怕苦,就会一事无成,没啥大出息。“恒”就是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认准的事就坚持到底,有头有尾,不能半途而废。“忠朴仁孝”主要是讲做人。“忠”就是要忠厚,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基础。对国家要抱有忠心,要厚道为人。不因国破而弃忠,不因家贫而忘本,不管做啥都得竭诚尽责、正直不偏,不忠诚、不厚道的人,会让人厌恶,也交不到啥真正的朋友。“朴”就是要朴实,要踏踏实实的,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败家、不显摆,善待生活不如自己的人。“仁”就是要仁慈,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做伤害别人和对不起别人的事,记住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事。“孝”就是要讲孝道,要孝顺长辈、尊重师长、敬老爱幼。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那就和牛马没有什么分别。

父母是这样教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些事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的言行。在我的眼里,父母都是至孝之人,虽说那个年代没啥好吃好喝,但如果家里偶尔做了好吃的,是必须要让老人先吃的,像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如大人不主动给夹菜,自己是万万不敢动筷的。自小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特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节俭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记得上学时用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
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或者是别人家孩子穿过的;
年三十儿,大人们给的为数不多的压岁钱也是纸包纸裹的,从不乱花,也舍不得花;
饭碗里的粮食是一个米粒都不能剩的,掉下的也自热地捡起吃下,这使得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使得面对自己几十年的生活,总觉得一年比一年好,但从不大手大脚,这得益于我深入骨髓的家教。儿时,母亲教育我说要善待残疾人,要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家里时常会来一些失明客人,每每这个时候,父母都会把家里最好吃的毫不吝惜的拿出来免费招待他们,并留他们住宿,如客人不主动提出离开,父母是断断不会赶他们走的。记得,最长的一次在我家住了将近两个月之久,当时自己对这样的行为实是有过不满,心想本来家就不富裕,还平白无故地招待这些闲人,家里仅有那么点好吃的也轮不上自己了,心里很是失落,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后来才知道,我的曾祖父就是个盲人,是靠算卦要饭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闯关东、立家业的,长辈们这么做不仅是体现了“仁”、“善”,也在延续“孝”,是对曾祖父思念的表达啊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教不仅是以言教训,而且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我的父母事事从自我做起,让我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也使良好的家风得以薪火相传。

篇十

奔到村头,见到的却是父亲,而听到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我如迎头挨了一闷棍,只觉天旋地转,接着什么也不知道了。

爷爷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就像地里长的无数颗小草中的一颗。可他一生坎坷、艰辛,三十多岁时奶奶就去世了,因为穷和为了单传的父亲,他地里干,一个汗珠摔八瓣;
家里忙,又当爹又当娘。几十年过去了,爷爷的腰累成了弧形,拄了拐杖,而家里盖起了新房子,父亲也成一个与他一样老实本分的农民。

我是家里的又一辈单传。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抱着我吃、拉着我玩、搂着我睡。爷爷老了,地里的活干不动了,在家看护我。每天早晨,父母上了地,他便掀起衣大襟,摸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剥去红皮儿,一口一口地喂我。我懂事了,知道那是孝顺的父亲给爷爷煮的,因而我不吃,可爷爷生气,最后我把鸡蛋掰成两半,一半我吃,一半给爷爷,等我吃完了,爷爷又把他那一半给了我。后来,非等着爷爷吃完我才吃,可我吃完了,爷爷变戏法似的把一块蛋青或蛋黄塞进我的小嘴里。我七岁了,爷爷跟父亲说,娃上学吧。父亲闷声闷气地说,庄稼人上学有啥用?爷爷一瞪眼:咱人老几辈都不识个字,亏吃得还少?上。我们那里非常偏僻,而且在大山深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很多孩子是不上学的。

于是我背起爷爷亲手缝制的书包,拉着爷爷的手,沿着那条长满了青草的小路,走进了泥屋、泥桌、泥凳的村办学堂。放学了,爷爷早已在学校门口等我了,于是我拉着爷爷的手再踏着那条青草小路回家。苏老师每次见了爷爷都说,你这孙娃,是个机灵鬼,啥学问一学就会。爷爷听了,满脸的皱纹成了笑开的花。

小学毕业了,苏老师来到我家,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跟父亲说,这娃子脑子好,到乡里上中学吧。父亲怯生生地望着爷爷说,地里干活吧。爷爷搂着我,对苏老师说,上。

中学离家远,我一星期回家一趟。每到星期六,爷爷就拄着拐杖,到村头接我,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严寒;
而当星期天傍晚走时,爷爷又拄着拐杖把我送到村头,直到我的背影在他的目光中消失。

等我到县里上高中时,村里已修了公路,通了汽车。汽车站就在村头--每次爷爷接送我的地方。县城离我们村三十多公里,我每月在最后一个星期六回家。还是那样,回时,爷爷在村头接我;
走时,爷爷拄着拐杖送我,不同的是,每次到了村头--车站,爷爷先是花一元五角给我买一张车票,而当我脚踏上汽车时,他会以很快的速度往我的兜里塞上三四块钱,有时里面还会夹着几分硬币或几张零毛钱。后来我才知道,从我上高中那天起,爷爷让父亲把每天早上给他煮的鸡蛋断了,而给他一个生的。父亲不同意,坚持给他煮,可爷爷不吃,父亲拗不过,只好按照他的意思办。爷爷把鸡蛋一个一个地攒起来,攒到十个的时候,用毛巾包上,送到村里的供销社卖了,一个月就能攒个五六块。这些钱除了给我买一张车票外,剩下的等我走时全部给我,也不容我不要。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时“文革”结束,国家恢复了高考。这个月回家,我把考大学的想法在全家人吃饭时说了,父亲低头磕着烟袋说,鸡能变成凤凰?我看这些年的钱都是打水漂了。可爷爷放下碗:考。我知道这些年父亲和爷爷在我上学的问题上一直别拗着,我也知道,这些年为了我上学父亲吃了不少苦。走时,爷爷照例把我送到车站,给我买了票。等车时,爷爷拉着我的手,望着车来的方向,一句话也没说。车来了,爷爷又往我的手里塞钱。那钱很温暖,还有些潮湿。那温暖,是爷爷的体温;
那潮湿,是爷爷手上的汗。车开出老远,回头看时,爷爷还拄着拐杖站在车站,我看着爷爷,直到看不见。

考完了,我没回家,而是在学校旁的一个小饭店找了个临时工的活,管吃,不要工钱,一边打工,一边等待发榜。二十多天,我吃不下,睡不好,心里满是盼望与害怕。老板说,看你这娃都瘦成了一条“鱼儿”了。

终于发榜了,我,我不仅考取了,而且考取了国家一所重点大学。我也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跑到无人的地方,我叫了声爷爷,放声地哭了。而这一天正是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是我回家的日子,是爷爷拄着拐杖在车站等我的日子。

怀揣着通知书,掏出身上剩下的三块五毛钱,就是爷爷给我的那带着温暖和潮湿的三块五毛钱,我跑到街上买了七个茶鸡蛋。两袖清风的我,跳着、蹦着,跑了三十多公里。远远地,远远地我看见了拄着拐杖的爷爷。他那雪一样白的胡须在风中漂动,他那弯曲的身体如同一座山屹立在那里。我喊着爷爷,跑呀跑,一头扑进爷爷的怀里,告诉他我考上了,又把那七个还热乎的茶蛋从贴胸的大口袋里掏出来捧给爷爷。爷爷笑着,好孙娃,好孙娃地叫,接过茶蛋,他背过脸去。回到家,爷爷倒了碗开水,一气儿把七个茶蛋都吃了。父亲从地里回来,我把录取通知书递给他。父亲笑着,走到爷爷跟前说,你孙子考上了,爷爷瞪了他一眼。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远离家乡一千多公里的一座

城市,在某机关做文字工作,一忙就是两年多。两年多来,

我无时无刻地不想念着爷爷。家乡穷,全村就村委会一部电话,每次打电话,接电话的人都说爷爷很好,就是想我。

这年春节探亲归来,爷爷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我的手,重复着一句话,娃呀,你给先人争光了。几年不见,爷爷瘦得厉害,腰更弯了,老得让我心酸。父亲告诉我,这几年爷爷的身体一直不好,前几天都起不来床了,可听说我要回来,老人立即来了精神,竟下了床。十几天里,爷爷每天拄着拐杖,在父亲的搀扶下到村头看呀、等呀。听说我回来,村里好多人来看我。村委会主任张爷爷对我说,是爷爷告诉村委会的人,只要接到我的电话,都要说他身体很好。苏老师说,自我走后,爷爷隔长不短地就到小学校门口站上很长时间,好像是来接我的;
他有时在那通往学堂的长满青草的小路上,柱拐杖慢慢地来回走着,就像当年领着我上学、回家一样,让人看着难过。过年那天,父亲照爷爷的吩咐,买了一挂五千响的鞭炮,放了足有五分钟。晚饭时,从来滴酒不沾的爷爷竟喝醉了。

假期一个月,可第十天上,单位来了电话,说市里决定撰写一部介绍本市英模事迹的书籍,我既是主要撰稿人,又是编辑之一,要求马上回去,并说一俟工作完成,就给我续假。早晨听到这个消息,爷爷拉着我的手说,咱这人老几辈不识字的人家,也出了个写书的人了,等写完了一定给爷爷瞧瞧。那天爷爷一口饭没吃。

又来到村头,我与爷爷抱头痛哭,爷爷的身子抖得像片风中的叶子。最后爷爷推开我,娃走吧,别惦记我,你是公家人,要听公家话,干好公家事。他的神态,他的身体,让我心碎,更让我害怕。爷爷已八十五了,如同一盏快熬尽了的油灯,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昨天我悄悄地跟父亲说,爷爷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要马上到村委会打电话通知我。我跟爷爷说,等工作一完,我就续假回来看他,好好地陪他老人家待几天。

回到单位,我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上山了解,下山采访,直忙得不亦乐乎。那些英模们的事迹,有的像惊涛骇浪,让我震撼;
有的似小溪涓涓,让我激动。下笔如飞,记下桩桩件件,最后提前两个月把书稿送到了出版社。心里想着爷爷,等清样一出来,校对无误,我多要了一份,便向领导请了假,并通知了家里,归心似箭地乘坐了一天的火车。在车上,我更想爷爷了,我的思绪飘到了村头--爷爷一定拄着拐杖在等着我呢。可下了车,见到的却是父亲。父亲告诉我,爷爷已经过世了,就是在我走后的第9天,我一听就倒下了。醒来后,我追问父亲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父亲说,老人一再告诉父亲不许让我知道,别误了公家的事,并以此来检验父亲最后的孝心。

捧着书的清样,我长跪于爷爷的坟前。爷爷的事虽不能像那些英模那样写进书里,但他对我的爱和他的深明大义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呀,每一个字都刻在我的心上。爷爷呀,尤其是您的那句话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你是公家人,要听公家话,干好公家事。”

篇十一

奶奶已经故去多年,她留下的木杆铜锅琉璃嘴大烟袋,在我家西房茅草屋的棚板上静静地躺着,每年的大年三十祭祖时,父亲都要把这支老烟袋取下来放在自家的祭台上。

今儿是年三十,这是我家的祭台。一张先人闯关东带来的家谱,泛着岁月的土黄,有裂纹,有模糊。擦擦眼睛,亮了:祖宗叫荆孝,祖奶叫荆张氏,我的奶奶排在第四代,爷爷叫荆凯德,奶奶叫荆王氏。

供品依次摆开:水果,点心,炸鱼,还有煮熟见方肥瘦相间的一大块猪肉,一把被油炸得像白色菊花瓣儿一样的粉条儿,这些都一并恭恭敬敬摆在家谱的前面。鞭炮声起,香火,蜡烛,海碗的酒都用火点着了,大伯,叔叔,哥哥,弟弟侄子们依次跪拜在祖宗位前,拜、跪、磕头,站起。再拜。

女儿家不磕头,只能静静看着,坐在土坯炕上眼睛不眨地看着,那幅对联我记事时候就有的:祖宗恩德深似海,父母恩情重如山,对联是悬空挂着的。

好大的排场,好大的宴请,祖宗们回家过年了。

父亲从棚板上取下一根长长木杆烟袋,在那烟袋锅里装满“蛤蟆头”烟沫,用拇指压一压,刺啦划着一个火柴,自己试着吸了一口,烟叶就有了星火,着了。

“妈,回家过年了,抽袋烟吧!”父亲自言自语的话刚落,就把这袋烟举到了祭台上。

烛光香火,美味飘香,爆竹晓春,奶奶烟袋锅里烟火面积渐渐扩散开来。

奶奶回家过年了。

她从田野里走来,嘴上叼着一根长长的大烟袋,木质本色的烟袋杆,烟袋锅是古铜色烫了烟熏的烙印,烟袋嘴是墨绿色的琉璃,我懂事的时候就记得,奶奶随身携带的唯一的一件东西就是这支烟袋。

她牵着几个孙儿们,在田间地头坐下,给孙女梳理着小辫,给孙儿讲“王小卧鱼”呀“替父尝药”的故事,孙儿们静静听,奶奶用心讲,讲到高兴的时候,奶奶就自己装起一袋旱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抽进去的烟从奶奶的鼻孔里冒了出来,这种儿孙绕膝的陶醉,都在奶奶抽烟的吧嗒声里流淌出来。不听故事的大孙儿淘气去了,偷了生产队的香瓜,奶奶不声不响走到大孙儿跟前,举起长长的烟袋,照着孙儿的屁股刨了下去,“知错不?我敲断你的腿”大孙儿直溜地跪下了。

奶奶真的回家过年了,在东屋的炕头守着一个火盆,那火盆里的旺炭是婶娘们从做好饭的灶坑里扒出来豆秸灰。

奶奶把手轻轻地搭在火盆的沿上,烟袋杆也搭在火盆沿上。北方的冬天很冷,窗花凝结的图案是门前老榆树的枝叶,水缸也经常冻得绝底,只有奶奶的炕头和火盆是热乎的。

大伯去公社开会回来了,节省了几根麻花,直接来到上屋奶奶的住处,“妈,我给你带回五根麻花”奶奶并没有显得那么高兴,“孩子有吗?媳妇留了吗?”大伯是个粗性急人,顺嘴溜达出一句“妈只有一个,老婆就像衣服”。大伯的话或许还带有几分玩笑,说完就趴在奶奶身后暖和去了。奶奶吸了一口烟,发现烟没了,使劲在火盆上磕抖着烟袋锅里的烟灰,好像还有点不高兴

“去。回你屋去,五根麻花我留一根,其余给孩子和老婆”。大伯似乎没有听见,奶奶又重复着,大伯还是没有反应。奶奶急了,拿起烟袋朝大伯的后背刨去,大伯“唉呀”一声,笑呵呵地,“妈,妈,你别打呀!”说完,大伯抓起俩根麻花走回自己的房间。

奶奶今晚真的回家过年了。

她抱着一捆自己织纺的麻布给伙上的妯娌们分,奶奶的烟袋别在右大襟上,手里拿着木尺流利地丈量着撕扯着布,最后剩下一块布头,“老五家,你孩子多,这块布头儿归你”四婶眼神机灵地转着,传给二娘,二娘又传给了我妈。奶奶眼神横扫了一下,坐在炕沿上,取下烟袋,用烟袋锅“咚咚”地敲着鞋底,直敲得奶奶的发髻也跟着颤抖。

婶娘们忙给奶奶脱了鞋,然后又重新装好一袋烟,“妈,谢谢你,我们回屋了”

奶奶的烟袋杆,在夕阳的拉扯下似乎变得更长了,顶天立地的。

大伯的后脑勺有一个大筋包是被奶奶用烟袋锅刨的,奶奶说活该,打得不后悔。

大伯要离婚,奶奶绝对不许的,且不说奶奶一生三十九岁守寡,拉扯父辈弟兄五人成家立业不容易,奶奶认为女人出一家进一家不容易。与大伯谈话未果,奶奶突然举起大烟袋,那烟袋锅像一块重磅的石头,狠狠地砸在大伯的后脑勺,大伯急了“哎呀妈呀,妈,你真打呀?”,奶奶又补了一句“休妻毁地,到老不济”。从此,大伯后脑勺上的包便成为一种记性。

奶奶这一烟袋锅子刨的震天动地,余音回荡,大伯被刨明白了。

奶奶过完年要回去了,依旧的青蓝大布衫,后脑勺的发髻上还斜插着一个银簪,腿上缠着腿带,我母亲给做的圆口布鞋,嘴上依旧叼着那根木杆铜锅琉璃嘴的大烟袋,一缕青烟直上云霄。

奶奶去了,她回头望了一眼,把烟袋锅指向天空,祭台上若隐若现了德、顺、孝三个字。

篇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礼仪之邦,拥有着铭刻在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化传承,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风、家训、家教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简单来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优良的家风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家风败坏,那么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随之出现问题。每个家庭,都有家风、家训、家教,我的家庭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讲诚信、有德行、懂忠孝。还记得在我读小学阶段发生过的一件事,因为和小朋友玩闹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后窗玻璃,由于心里十分担忧害怕就跑回家躲了起来,邻居问起来我还对妈妈说了谎,最难忘的是事后一段时间妈妈问我:儿子,你以后长大了会保护妈妈吗?现在仿佛能看到年少的自己仰着脑袋对着妈妈说当然会的样子,在那之后她笑了,对我说:人的品行是通过一点点的小事培养成的,如果一个人为了逃避自己的过错去说谎,不能勇于承担责任,那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呢,怎么能照顾好自己想要照顾的人呢?那时的我虽然年纪很小,并不懂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但是听了妈妈的话很受触动,就对妈妈说了实话,并保证会去给邻居承认错误,以后要学着做一个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的人,直到现在那次家教还是一直铭记于心,做了错事虽然没有被训斥没有被责罚,但却在心里深深的悔过,能感受这样的家教、家风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幸福。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其中有一个叫做“卧冰求鲤”的故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传说晋朝有位叫做王祥的孝子,在很小的时候生母病逝,继母朱氏对王祥并不疼爱,朱氏偏爱亲生儿子,经常命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朱氏常常在王祥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王祥也失去了父亲的疼爱,直到有一年冬天,朱氏感到心口忧闷,很不舒服。父亲叫来郎中,给朱氏号了脉。郎中开了药方,声称要治好这种病,只能喝鲜鲤鱼汤才会见效。可是,到哪去买鲜鲤鱼呢?这个寒冷的季节,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卖鲜鲤鱼的,河水也都结冰了,无法捕捉,就在大家都在为此发愁的时候,王祥二话没说,独自一人向村外那条河流走去,他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河上脱去衣物,直接卧在冰上,硬是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一块冰,王祥敲开冰,见冰下有好多鲤鱼,他不顾寒风的凛冽也不管河水有多么的冰凉,毫不犹豫的把手伸到冰水里抓了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把鱼带回家孝敬继母,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了,这件事,深深的感动了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那个年岁的我还无法深刻的体会到这样的孝心是多么可贵,也许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很好听,很生动,很有趣吧。很久之后我才发现这个故事早就不知不觉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里,指引着我的行为,也让我懂得了奉献。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科技通讯如此发达的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孝子骑着三轮车带母亲走遍全中国还是不孝女儿对着病床上的老妈妈又打又骂这些类似的消息层出不穷,孝子已不在于父母长辈是否久病床前了,前些年我的爷爷病到卧床不起,情绪失控,大小便失禁,爷爷病倒的时候爸爸嘱咐我说:不管你爷爷变成什么样我们都要好好照顾他,因为爸爸从小就失去了妈妈,不能再没有爸爸了,在那段日子里,我不记得有多少个晚上爸爸整夜不睡觉的给爷爷按摩、洗脚、擦身子,爸爸妈妈对爷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深深的看在眼里,印在了心里。可就在半个月前因病痛困扰卧床不起已经两个月的我亲爱的姥爷也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人,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在这两个月里,经历了太多太多让我只能含着泪讲出的感动,这两个月间,爸爸舅舅还有我的同龄兄弟们每天早晚出入医院,守在病床前,还记得一天晚上只剩下我和姥爷的时候,我问他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要不要去厕所,可他却只关心我什么时候谈恋爱,工作怎么样,我看到一滴滴下来的药水,好像滴在了我的心里,我想大声哭出来甚至想用我的寿命换姥爷在这世上停留的时间,可我都不能,我只能守在他身边,直到他老去那刻,我忽然感受到爸爸当年对我说的话,可是我已经失去疼爱我的爷爷了,这次我又要失去爱我的姥爷,我痛苦的不能自己,这让我更加懂得了孝道并不是嘴上说说,更不是送个饭,端个水这么简单的事情,孝也让我明白了担当的含义,我没看到爸爸舅舅流泪却发现他们眼眶都是红的,我才知道我也必须要坚强起来,因为还有姥姥需要照顾,在我的家庭中每当老人慢慢开始行动不便直到后来卧床不起的时候,我看到的并不是孤独的老人,更不是遗憾的人生,而是我的父母、家人对老人耐心、细心的照顾,这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家而异,因人而异,可见每个家庭的家教、家训、家风影响了各个家庭成员思想品德的养成。

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其实父母、家人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后代,言行举止主要来源于家庭。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需要家里的每个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时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篇十三

人间草木,至清至直者莫过于莲。亭亭玉立,芬芳远播,是花中君子,水中仙姝。诗仙以莲为字,莲又与“廉”同音,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曾凭借这花朵叹雅致、颂高洁、赞清明。

幼时体弱,不能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于是只得困坐家中,跟祖父学识字。祖父先教我自己的名字,再教我父亲的名字,又教他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还好,而他们的名字,总有些笔划复杂的字,在我看来犹如天书,写了几遍总是不会,赌气不写。我的小脑袋里充满不解和委屈:邻居小伙伴去了幼儿园,学回来的都是“一二三,天山水”之类,为什么偏偏要我学这些难字?

祖父无奈,只好说:不会写也罢,但是要记得,看到了会认,人家问能答。我仍然不解:除了自己名字会写,你们的名字我平时又用不到。叫爷爷爸爸就可以了啊。

祖父正色说:人生在世,官可以不会做,钱可以不会赚,甚至字可以不认得,但父祖的名字要知道。

为什么?

父母给儿女起名字,总是慎之又慎,一个人一生的一点心气、一点盼头,就凝聚成这么几个词,送给下一代,珍重地捧着,登在户籍本上、写进族谱里,去完成自己未完的希望。你看到爷爷的名字,就看见了太爷爷当年想什么。看到你爸爸的名字,就看见了爷爷当年想什么。几代人的名字都记住了,这家人家的门风也就大约知道了。你看你爸爸的名字,北安,当时咱们遭了天灾,几乎要吃不饱饭,从关里老家搬到关外,一路北上远来,只求一个平安。

你的名字呢?我问祖父。这个最难写的字。

这个字是“莲”。不难写的,你看,草字头,车,走针儿。就写好了。这个莲,就是莲花的莲。

我觉得很奇怪:莲是莲花的莲?好像女孩子的名字。我看电视剧里,小姑娘才叫什么翠莲、青莲、小莲。

不要乱说,莲花是君子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说的就是它。莲花花茎里面是空膛的,又细又直,没有一点分叉。你看它长在烂泥塘里也没关系,花瓣上从来不带脏水。莲子能吃,埋在烂泥里的藕也能吃,就算陷在泥里多长时间,拿出来洗一洗,削一削,照样又白又脆,可以入口。

写了半天我都累了,我不想写了。我撒娇:给我讲关里家的故事呗。

不写就不写吧。祖父点了根烟,靠在椅子上,开始了悠长的回忆:咱们在关里家时人丁很多,家里世代教书的,以前出过举人,做过官,但是最终不做了,就回家依旧开私塾。教人念书是好事情,比什么都来得干净。你以后要是念大学,就争取当个大学老师吧。你大爷念的工农兵大学,你爸爸是自己考的大学,还是个重点,不好考啊!你以后也努力考一个。

行行,我考大学,我爸考的重点有什么稀奇,我考一个比他那个还好的,我上北京去念。

祖父听了,嘿嘿地笑着:行,我老孙女上北京去念大学,到时候再上天安门去看看。他开心的时候一边笑一边佝偻着腰,肩膀随着笑的节奏微微耸动,咧开嘴露出一口让卷烟沁得泛黄的牙,那个画面一直留在我的记忆当中。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我不知道,家族中也并没有饱学之人来做一个总结。关内的族谱我没有见过,听说已在战乱灾荒中被毁。我记得的是祖父在我幼年时的教诲:记住父祖的名字。像莲花一样干净。如果力所能及,就去教书育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照祖父的话去做。

祖父已经在我8岁那年去世,在他的6个儿子中,大儿子和儿媳是教师。在他的孙辈8人中,有4人接受了高等教育,3人读了师范,其中我的一个姐姐做了高中教师。虽然已经远离关内大的家族,我们东北这一个分支也恪守着“教书育人”的传统,每一代都要有人去从事教育工作。家族里没有人做到高官,没有人经商致富,然而都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工作养活家人,生活平静,自给自足。

我曾听过一个词语“一莲托生”,是宗教用语。佛教相信人有轮回,往生之时同坐一朵莲花,便是一莲托生,引申为同生共死、休戚与共。我不信世上有神佛,但我相信祖父如同莲花一般,将他的子孙联结在一起,无论身在何方,我们与祖父之间、我们彼此之间总有割舍不断的血脉,我们总忘记不了祖父的教诲。这个词在我心中幻化出这样一个画面:祖父是一朵硕大的莲花,我们儿孙辈是重重叠叠的花瓣。身上不淋漓水珠,脚下不浸润污秽,莲子可食,莲香宜人。我们就这样蓬蓬勃勃、坦坦荡荡地生长、盛开,经过我们的每一个路人,都会赞叹一声:好一朵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