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汉族婚俗—盛开在高原上的一朵山丹丹花] 大汉族婚俗起源

河湟汉族婚俗  

       ——盛开在高原上的一朵山丹丹花  

文/王祥奎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进程及其成果,包括了婚俗文化,尽管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婚俗有所差异,但婚姻家庭、男女爱情却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生活主题。  

作为青藏高原文化之一的河湟婚俗文化就犹如盛开在高原上的一朵艳丽的山丹丹花,寄托着河湟民众憧憬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  

一、河湟谷地汉族婚俗文化成因的分析  

纵观河湟婚俗,尤其是汉族婚俗,不难看出民俗既是稳定的,又是运动的。说它是运动的,因为任何民俗事象自产生之日起,就开始推陈出新,移风易俗;
说它是稳定的,因为民俗尤其是婚俗中好的习俗因子以其特殊的合理性赢得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代代相传,经久不息。即使有了某些局部的表象的变化,也可以从中找寻到其传承中的发展脉络及古老的印记。譬如,拜天地,撒核桃枣儿。在婚礼上,新郎与新娘要举行参拜仪式: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源自民间神话传说月老成全一对情谊笃厚的恋人的提醒:一拜天地万物造,二拜月老搭鹊桥。男女双双成婚配,夫妻对拜永和好。所以,迄今河湟婚俗中保留了拜天地的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诸如“烤火”“下马席”“坐头回娘家”“看十天”等习俗也随之简化或消失。  

阅读河湟地区的婚俗现状,既有时代的遗风流韵,也有时代文明的新变。岁月匆匆,但河湟谷地厚重的古风依然积淀在河湟汉族婚俗中。  

分析原因,河湟地区汉族婚俗与该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背景及特殊的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地形多以山地、丘陵、河谷为主,地名也随着地形而命名,诸如“哈拉直沟”“林川”“河滩寨”“条岭”“芦草沟”“中川乡”“满坪镇”等,这里山地峻峭,丘陵逶迤、河谷狭长,且山川交织,地形相当复杂。为此,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很难受到外界的干扰与排挤,所以造就了其地域习俗的稳固性和排他性。就在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中,河湟地区的汉族群众将先辈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较为稳固地继承了下来,表现在婚俗方面,其古风因子与河湟地区复杂闭塞的山川地理环境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  

另外,因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又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这里的气候属于高原气候。其特殊的气候条件有时也影响着当地民风民俗,主要表现在带有抢婚遗风“打擂台”习俗就与当地气候大有瓜葛。由于特殊的气候因素,造就了这里的民众吃苦耐劳、坚韧倔强、豪爽率直的特殊性格,所以这里的民众也往往借助酒来达到目的。实质上人们贪杯嗜酒的主要原因与当地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拿“互助土族自治县”来说,这里大多数位于浅山、脑山地区,川水地区少之又少,人们常用酒来驱寒怯冷、活络经脉。所以,民间常有“互助的麻雀儿都要喝三两酒”的说法。当然,无酒不成席,婚俗中酒主要是用来增添喜庆气氛的,而带有抢婚遗风“打擂台”习俗文化元素,同时,也彰显了人们的粗狂率直的性格和贪杯嗜酒的传统。“打擂台”的婚俗既增添了婚礼喜庆气氛,又凸显了传统,而且张扬了个性,调适了自我。而这种婚俗文化的形成,当地的气候因素是始作俑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河湟地区的婚俗也有了一定的变革,以往的婚俗中的“下酒帖”“坐云斗”“抬针线”“下马席”“两道茶”等也逐渐简化或消失。进入二十一世纪,河湟地区由于经济、文化、交通的长足发展,加之这里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同时,河湟地区历来人才辈出,外地工作或打工人员的增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将河湟地区以往那种因地域封闭、文化滞后的局面逐渐打破,随之而来的民俗文化的稳固性和封闭性也渐次松动。其次,由于东部城市群的崛起、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兰西高速公路、兰西高铁线路都从河湟谷地穿越而出,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着河湟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这里的文化大震荡。主要表现在的婚俗习俗的变化——吸收了外地文化的许多成分,如旅游结婚、证婚人证婚、互赠戒指等,有的习俗已在人们的身旁不知不觉地淡化,譬如,走茶叶、启东、抬针线、下面等程式。甚至有些婚俗如“温客”“烤火”等习俗彻底被打入冷宫。虽如此,但河湟婚俗的根基还未完全被动摇。  

此外,河湟婚俗文化还与历史背景有着一定的关联。“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历史的存在,也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历史,不能完全摆脱民俗的研究。研究民俗也常常要采用历史的解释(白寿彝1986年著的《民俗讲演集》)”,这段话道出了一个基本道理:民俗离不开历史语境。考察河湟地区的汉族婚俗中古风浓郁的背景,不仅要拓展到自然环境、气候特点,还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诠释。  

历史上,河湟地区曾是羌、氏、匈奴、鲜卑、吐谷浑、党项、蒙古、回回等古代族群的重要活动阵地,也是南凉、吐谷浑、角厮啰等地方民族政权的更迭地。而汉族最早涉足河湟地区的时期是秦始皇时代。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就在洮河之西羌中之低设有大夏、罕烺二县,并于三十五年(前212年)移民于斯(《记.蒙括卷》<卷八十八>)。汉武帝时期,湟水一带是汉军北击匈奴的军事驻地,修筑军事据点西平亭(今西宁)、设置临羌县(今多巴)和破羌县(今老鸦),随着军事的进展,汉族人源源不断涌入河湟地区,而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首推汉宣帝时期赵充国的湟水屯田。王莽改制后,向西开拓疆域,边界直达西海(今青海湖),设置西海郡。“犯者徙西海,徙者以千万数”。(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自此,罪犯嫡边,河湟又成为容纳嫡边罪犯的重要地区。从东汉末年至隋朝建立,华夏大地一度陷入纷争扰乱,与中原一带相比,河湟地区相对稳定,于是,大批的中原流民为躲避战乱而进入河湟。进入明朝后,明政府采取“移民实边”政策,军屯、民屯双管齐下,河湟人口大幅增加。自清以来,罪犯嫡边与自发迁徙,河湟成为了政治流亡及自发移民的重地。茫茫岁月,漫漫征程,形成了今天河湟地区汉族人口之大观。  

在漫长的移民过程中,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将不同的文化带入这里,从而形成了不同文化的重构。虽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移民带来的千差万别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进行迅速地整合与统一,特定的历史语境造就了河湟婚俗多古风的因素。  

由于多民族聚集,这里的文化也呈现出了其多元化、多立面的结构。由于河湟地区民族格局相对稳定,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汉族文化空前繁荣。而汉族文化不仅直承着中原儒家文化色彩,而且又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共性中透着个性。如河湟婚礼古风俗的六礼、妇见、冠礼则是直承中原儒家文化倡行的礼文化。当然,在直承的同时也在岁月的更替中进行着文化变迁。在农牧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碰撞、交融,其婚俗也就有了它的多元化与特殊性。  

   

二、河湟谷地汉族婚俗的“六礼”及文化情结。  

由于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所以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也不尽相同,细细分析,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在古代,人们把婚礼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也就是“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相传,河湟地区的大部分先民自南京迁徙而来,所以河湟婚俗文化就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故河湟地区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沿用并传承了这一古老的习俗。所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仍然保留着请媒人、合婚、订婚、送彩礼、添箱、娶亲等规程礼仪。  

古代有无媒不成婚的说法。由于女娲造人繁衍后代的渊源,后人将女娲尊奉为婚姻之神——媒祖。“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有国,是祀为皋媒之神。”(见于《路史后纪二》)“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见于《风俗通》)。如果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这桩婚姻就会遭到世人的非议,成为一种人间悲剧。中国古代,人们将媒人称之为“伐柯人”,称提亲为“伐柯”,做媒称为“执柯”。其说法来源于《诗经.幽风.伐柯》中“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而一词最早见于《古诗.为焦仲卿妻而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媒人的产生,在中国的婚姻舞台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媒人一度成为“合法婚姻”的标志。“匪我衍期,子无良媒。”(见于《诗经.卫风.氓》就是典型的见证。  

旧时,河湟地区也同我国各地一样,特别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只有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明媒正娶。否则,就会形成如《白鹿原》中黑娃与田小娥的婚姻一样得不到族人的认可。所以,在河湟谷地,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自由婚姻还是包办婚姻,大多数都要结果明媒正娶的现实将新娘娶进门的。故,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一道也不能少。  

旧社会,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缘故,婚姻实际上成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指给石头嫁石头,指给狗儿嫁狗儿,使得农村的妇女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桎梏中抬不起头来。由于两口子婚前素昧谋面,给婚后生活带来了终生的痛苦。有些姑娘不会做或不擅做家务活,过门后,就常常受到婆婆的虐待或歧视,甚至导致两亲家母闹不和。就如民谣中所说那样——你的丫头调面不调面,坐到案板上揉尻蛋,你的丫头担水不担水,跑到河边溜瓜嘴,你的丫头洗锅不洗锅,钻到锅里洗净脚……而有的婚姻纯粹是买卖婚姻,旧社会有时赌博输了,就拿女儿顶赌账,有时为了贪图那点彩礼,将姑娘直接推入火坑,有时为了给哥哥或弟弟准备彩礼,父母就拿女儿换取彩礼。这样的例子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诸如《最后一个匈奴》中杨作新和灯草儿的婚姻,杨作新妹妹杨娥子与吴堡儿花柳村地痞无赖秃子的婚姻。民间也然。记得一位友人曾回忆说,他的一个娘娘(青海方言,姑姑的别称)就是因爷爷在西宁城里赌博,结果输了,以至于还不起赌债,只好将年仅十五六岁的女儿当赌债顶给了城里的一个五十多岁的回民老阿爷,造成他姑姑一辈子的伤感。  

河湟地区,村里的小伙子一般到二十岁,家人就托人说媒,如果遇上一个能说会道、巧舌如簧的媒人,一桩婚姻一蹴而就,假如男方得罪了媒人,媒人三言两语就将一桩婚姻搅散。在河湟地区,还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人们常常说“砖大门儿对砖大门儿,土大门儿对土大门儿“金瓜配银瓜,西葫芦配南瓜”。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因,河湟地区还存在早婚、姑舅亲、襁褓为婚的现象,认为姑舅亲亲上亲。  

至于早婚一事,在青海,尤其是青海回族中屡见不鲜,十五六岁就嫁与他人,传宗接代。不论早婚还是姑舅亲,一切皆源于“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缘故。  

六礼中的纳彩,就是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方家同意这桩婚事,男方家就可以向女方家求婚了。正式求婚时一般要拿两瓶酒,一副油包儿(一种在馒头里放上猪油或牛油或掺进一定数量的菜籽油。)、衣服等礼品。而古代则必须携带活雁为礼,即为“昏(婚)礼下达,纳彩用雁”(见于《仪礼. 士昏礼》)。  

问名,就是和八字。“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为“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如女方同意,则授礼。如果八字相合,就进入纳吉等过程了。在河湟农村,婚俗中最忌讳的是属相问题,一般忌讳鸡配猴,牛配马、狗配兔,蛇配虎等,民间常说:鸡配猴,一世愁;
狗配兔,两口儿穿着一条裤;
鸡配狗,鸡飞狗上墙……此外,,观念陈旧的人还要从双方的生辰八字进一步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推算。一般五行的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相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好比母生,合婚结果,如双方属相不相克时,紧接着就是男女自愿了。  

纳吉相当于现在的定婚。古代仍然以雁为礼。而现在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在河湟地区,酒是必须带的,如定婚仪式结束时,酒瓶子里装的是麦子,就预示婚姻既定,如装的是蚕豆,就预示女方家又不同意这桩婚姻。故民间有“成了麦子,不成了豆儿”的说法。  

纳征则为送礼。文献中多有记载,上古时期,送礼则送全鹿,此后,则用鹿皮代之。“委禽磨雁,配之鹿皮”(崔的《婚礼文》)(古代为执雁为礼,遂将送礼谓之“委禽”)“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诗经.召南. 野有死麋)(麋,俗称四不像,原产中国,古代视为吉祥物,常用来送婚礼)。当然并非全部以执雁为礼,有以布帛为礼的,就如《诗经.卫风.氓》》所写: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媒。此例就是一个以布帛为聘礼的见证。   

请期就是定日子、讨婚。亲迎即迎娶新娘。迎亲是河湟婚俗中最富色彩最富情调的一笔。且不说热闹场景,单就婚礼中的答谢歌的文化价值与民俗价值极具研究性。  

譬如,民和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土族传统婚礼赞歌中“道拉”,它把土族的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法等知识及对祖国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的赞颂等情感通过“道拉”婚礼赞歌体现出来。尤其是被称为“道拉的根本”的《混沌周末歌》,它是一部以“阳世生成”为主要内容的土族神话史诗。再如,土族婚礼中“酒曲儿”的代表作《唐德格玛》,则表现了土族人民热情诚实、谦虚平和、热爱生活的美德。  

而河湟地区汉族婚礼歌不仅体现了河湟人民的信仰习俗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民俗价值。就如婚礼中的“拜天地”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天”和“地”的信仰和崇拜。因天地信仰是中国最古老、最根本的信仰,这在婚礼歌中多有反映。  

如乐都地区的《拜花堂》云:……三分钱马九烛香,夫妻双方拜花堂。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四方神灵、四拜列祖列宗,五拜父母大人……  

门源地区的《拜天地歌》中曰:……一拜天地同父母,夫妻相拜永不分……  

湟源一带的《禳床歌》曰:鞭炮响,迎新娘,亲戚朋友喜洋洋,天又圆来地又方,新郎新娘拜花堂,拜罢花堂入洞房……  

河湟地区汉族婚礼中除了崇拜天地外,人们更注重于对具体神灵的信仰,诸如灶神、门神等,他们认为,每一处都有具体的神灵在司职,作为新娘新郎必须在悠扬的歌声中去参拜——“新人进门踏花毡,门神老爷在两边。新郎拜跪三叩首,保佑夫妻福寿全……”“拜罢天地拜灶神,灶君本是一家尊。新郎新娘同跪拜,保佑夫妻寿长春。”……  

同时,河湟地区汉族人民普遍认为“灵魂不死”,所以,婚礼歌中也彰显了对祖宗的崇拜:“三盏灯烛亮堂堂,大红单子四四方;
二为新人站中央,祖宗堂前拜花堂”。此外,婚礼歌中也表达着一种“繁衍子嗣”热切盼望和祈求。因中国民间认为家庭的组合是宗法血缘关系延续的一个环节,其终极目标就是求得子孙的繁衍与昌盛。古之也然,今之亦然。“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故,在婚礼歌《禳床歌》中得以体现——“枣儿圆,枣儿红,龙凤鸳鸯富贵春,孙儿子,子孙儿,子子孙孙几千宗。”“前禳得朱雀夫妻成双,后禳得玄武山上儿孙满堂……”“佛前点着长明灯,炕上坐着新贵人,我二人就是禳床的人……三禳个青龙不占床……双双核桃双双枣,生下个娃娃满炕跑……”  

此外,河湟婚俗中礼歌还有哭嫁歌、劝嫁歌、迎宾歌、安席歌、开席歌、开拳歌、冠戴歌、抬针线歌、装箱歌等,无不体现着浓浓的文化色彩及情感色彩,或高亢歌吟,表达着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或铿锵唱白,渲染着对良缘美眷的礼赞;
或浅吟低唱,诉说着内心的酸甜感受——  

“娘啊娘您养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丢下弟妹谁照看,好比钢刀挖我心……”“我老汉上炕踩四角,踩的新人儿女多,我禳的床儿四四方,把新人坐到炕中央,左转三转,踏的百病消散,右转三转,踏的牛羊满圈……”“玉杯水酒双手上,手巾搭在盒儿上。脱掉旧鞋换新袜,女儿扒了爹娘的心肝花,句句话儿听明白……”  

……  

在几千年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婚礼的六礼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传统的婚俗文化正发生着改变,现如今,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合,那多姿多彩的情调与风格,使河湟婚俗充满了别具一格的河湟民间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