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冷链物流 [关于中心城区冷链物流终端建设的探索]

关于中心城区冷链物流终端建设的探索

“十二五”以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速交通路网建设、信息化普及以及与全业态的快速结合、经济大区域化和全球化,促进了各大产业的升级和裂变,加速了传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一些由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自行承担的物流业务逐渐分离出来、聚集起来,催生了第三方物流、综合物流和以冷链物流为主要代表的专业物流。

   物流的园区化、信息化、专业化、高性价比、快捷化、碎片化、体系化等已成为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现代物流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业态。

 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物流的重要代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和代表性,事关民生福祉,是一个有着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目前,遵义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已落户我区,一期工程已建成,初见效益,冷链物流终端建设亟需提上议事日程。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及范围  (一)概念:冷链物流(运输)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适用范围:
 1、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
肉、禽、蛋;
水产品、花卉产品。

 2、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特殊商品:药品。

 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我区冷链物流终端现状  我区目前没有规范的冷链物流终端,大部分商家将商住的商铺改造成冷库使用,仅仅依靠冰柜、冰箱和自建的小型冷库作为冷藏的主体,缺乏规范的冷链仓储终端和冷链运输体系,经营规模较小,管理严重落后,损耗大、安全隐患大。

 (一)果蔬市场空间位置及周边状况差,急需改善  遵义果蔬市场周边,都伴随着交通拥堵、生存空间狭小、设施陈旧、水平落后等现象,大城市病日益严重,普遍存在“散、小、乱、差”等现象,对城市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这就需要一个有机的综合体进行整合。

 图1-2实地勘察图片  (二)市场配套不完善,冷库贮藏能力不足  冷库不足,是限制我市果蔬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遵义市不具备大型果蔬储备能力,使得果蔬产品在采摘后直接以粗放的批发形式作为销售渠道,缺乏贮藏反季销售意识与条件,预冷处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果蔬腐烂。同时,在农产品滞销情况下,没有良好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造成种植户经济效益的较大损失。

 (三)冷库建设粗放,造成冷藏温度严重不足  果蔬产品的保鲜冷藏,需要合适的温度区间,但由于本地冷链产业发展的迟缓以及冷库水平所限,本地冷库基本都是在大棚基础上,加装库板作为保温层建设而成,致使各冷库均存在温度不达标、保鲜效果差,致使果品品质下降,不利于长久保存。

 (四)氨制冷冷库,安全隐患大  氨有着强烈刺激性臭味、较强的毒性且易燃易爆,安全隐患相当大。现目前我市比较大型的几个冷库均是采用氨制冷,而且周边环境状况复杂,并且大多靠近居民生活区及学校,操作或者管理不当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近年来先后发生了多起冷库氨泄漏引起的爆炸事故,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所以老旧冷库急需更新换代以确保安全。

 三、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果蔬流通率仅为10%左右,造成果蔬损失率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降低到5%,每年可减损1000多亿元,或者可节省1亿亩耕地,提供1.8亿人一年的口粮。中国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一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一)城市配套设施,发挥“都市大冰箱”的重要作用  遵义每年果蔬产量在400万吨以上,产值上百亿。由于本地冷链行业落后,果蔬在采后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解决分选、分级、预冷、冷藏运输和保鲜等采后的处理流程,造成了大量的果蔬腐烂。

 新雪域“都市大冰箱”的完善配套,即将改变遵义市食品行业及当地农产品行业的格局。不但可以满足遵义人民对高品质食品,反季食品及进口食品的餐饮需求,更重要的将是提升遵义当地农业的产销地位,实现我市从贵州省级果蔬生产大市,向全国果蔬产销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二)食品多样化储存,丰富市民“菜篮子”的重要作用  冷库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仓储功能,通过对不同种类冷冻品和农产品的储存,实现“菜篮子”功能,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向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对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挥冷库物流平台作用,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各种美味。

 (三)降低农产品损耗,保证农产品品质  从生物学概念上来讲,产地水果蔬菜类食品采收后,同化作用基本停止,但仍是活体,其主要代谢为呼吸作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因此,通过低温手段来控制和利用呼吸作用,降低农产品自身的损耗,延长贮藏期,从而保证农产品品质。

 (四)通过冷库储藏,实行错峰销售,增加农民利润  农产品采收季节,由于供应端总量的爆发,使得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降低。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甘蔗滞销、西瓜滞销、柑橘滞销等各种农产品“丰收越多,损失越重”的尴尬困境。通过冷库对农产品的储藏,实行错峰销售,缓解滞销带来“量多价贱”困境,更多地为农产品种植者和经营者增加利润。

 (五)通过集中储藏实现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采收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集中储藏,适时适量地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为企业实现更多的利润。这种手段,即帮助农民解决了销路问题,同时又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

 (六)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调节物价水平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物价会出现不同程度波动。政府部门往往会在市场供应端充足的时候,对肉菜这类生活必需品进行收购,并进行冷藏,把物价保持在一定范围,确保市场不会出现价格崩盘情况;
而当市场出现需求量过大,产生价格疯涨情况时,政府部门会将国家储备冷库内的肉菜向市场投放,以此平抑物价,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冷库就是实现保鲜肉菜的重要途径。

 (七)协同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国人所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肉类及肉制品只有保存在-18℃及以下温度才能确保其品质,而作为保温载体的冷库资源发挥的效用越来越重要。只有在保鲜冷藏方面做好做足,食品才能不变质的端上国人的餐桌。而通过冷库环节流转,可以有效追溯食品源头,确保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四、冷链物流终端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扶持遵义农产品的发展  遵义每年果蔬产量在400万吨以上,产值上百亿。由于冷链行业落后,果蔬在采后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解决分选、分级、预冷藏运输和保鲜等采后的处理流程,使得果蔬产品在采摘后直接以粗放的批发形式作为销售渠道,缺乏贮藏反季销售意识与条件,预冷处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果蔬腐烂。同时,在农产品滞销情况下,没有良好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对本地农产品经济效益带来的巨大损害。

 (二)遵义市现有冷库库容量小,缺口较大  根据2011年新雪域人员市场调查,全市现有冷库容量约为2.2万吨左右,人均冷库占有量约为0.0033吨/人,远远落后于上海(2008年人均冷库占有量为0.0257吨/人)、浙江(2008年人均冷库占有量为0.0289吨/人)、福建(2008)年人均冷库占有量为0.0177吨/人)等地区,处于极低水平。

 与遵义冷库库容量较小相对的是遵义冷库需求量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迅速上升,以遵义水果市场为例,每年遵义苹果的冷库库存量达到2.2万吨左右。由于遵义冷库容量太小、冷库技术不完善,大部分的遵义苹果批发商收购苹果后将苹果存放于北方产地冷库中。遵义冷库需求大,而现有库存量需求较大的矛盾较为突出,急需成熟的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填补空白。

 (三)遵义市冷库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根据最新调研,目前遵义地区约有冷库库容2.2万吨,人均冷库占有量提高到0.0033吨/人,仅为上海的12.84%,冷库建设差距较大。

   遵义市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黔渝经济重要连接节点,在十三五期间势必加速发展、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前景良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大幅增加,消费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食品的安全健康问题越发重视,农产品冷链需求巨大,农产品冷链产业也将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

 若参考2008年上海人均冷库占有量水平0.0257吨/人,并考虑适当发展空间,则预计未来遵义市冷库需求量将达20万吨,考虑到西部地区较沿海地区发展的相对滞后,遵义近期冷库需求约为10-15万吨,远期冷库需求将达到20万吨以上。

  [url]:-|^|-::-|^|-:[/url]  (四)遵义现有农产品冷库供给容量不足,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遵义市现有的带有冷库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5个,冷库容量约为2.2万吨,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1、海风井水果批发市场: 库容量3000吨,主要冷藏水果;  2、中国辣椒城:库容量10000吨,主要冷藏辣椒;  3、黔北果蔬批发市场:库容量2000吨,主要冷藏果蔬、禽类;  4、遵义绿色产品交易中心:库容量:3000吨,主要冷藏果蔬、禽类;  5、玖玖食品:库容量:4000吨,主要冷藏禽类。

 (五)遵义市现有冷库的地域分布不均衡  遵义市现有主要冷库分布如图所示,库容量较小且散布于遵义市的各个镇,在布局上不均衡,辐射范围有限,加之库容不足,无法满足因城市化推进而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对冷库冷链的需求,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六)遵义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交易市场的规模、经营模式及分析  1、规模及经营模式:遵义目前拥有冷库库容2万吨,采取“冷库+市场”的经营模式,冷库主要为市场提供配套服务。冷藏产品包括:猪牛羊肉及副产品、辣椒、禽类及副产品、果蔬等多种农副产品,主要辐射遵义及周边40余个区市县。

 2、遵义绿色产品交易中心冷库:共有8个冷库,每个冷库66平米,共计528平米,库存量约为3000吨。在遵义绿色产品交易中心的干调副食区域,商户自行建设有一个小型冷库,冷库库容量为25吨,主要批发鸡鸭鹅鱼肉等各种冷冻食品,小冷库不对外开展租赁业务。冷库租金整租4.5元/平米/天,零租4.8元/平米/天,冷库只对市场内的商户出租,不对外租赁,商铺目前是处于较为饱和状况,价格由最初的4元/平米/天上涨至4.5元/平米/天。

 3、是有利于域外农产品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由于保质保鲜问题,一些域外境外农特产品较难进入距中心城区较远的普通百姓家庭。即便有少数进入,其品质和价格往往让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较难承受。建设冷链物流终端,将极大降低冷链运输的损耗,降低冷链保存的损耗,提高销售产品的质量,从而最终达到让老百姓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域外农产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随着遵义“城市菜篮子”与“都市大冰箱”的完善配套,将改变遵义市食品行业及当地农产品行业的格局。不但可以满足遵义人民对高品质食品,反季食品及进口食品的餐饮需求,并且严格保证了遵义人民的食品安全;
更重要的将是提升遵义当地农业的产销地位,实现我市从贵州省级果蔬生产大市,向全国果蔬产销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4、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作用  规范农产品物流秩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促进优质优价,提高农民收入。

 五、冷链物流终端建设的建议  (一)统筹规划  根据我区交通、人口分布、农特产品种植等区情实际,结合中心城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现状,规划一批冷链物流终端。

 (二)做好业态统筹  根据遵义新雪域的冷链物流的容量、辐射半径、网络等,把冷链物流终端作为遵义新雪域冷链物流园区的取货点、分销点、中转站,成为冷链物流的末梢神经。

 (三)做好标准化建设  要根据国家财政部、商务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关于2016年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6〕85号)和冷链物流的专业需求进行设计、规划和建设。

 (四)政府出台政策给予支持  政府将冷链物流终端作为民生项目,从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