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腐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_什么是涉稳舆情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极大改变了普通公民行使“话语权”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格局。据统计,我国拥有3.27亿微博用户,微信用户则达到2.7亿;
网民对涉腐涉纪类舆情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在给反腐倡廉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确保网络舆情安全、促进现实与虚拟两个社会和谐,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舆情发展现状概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 ,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占网民总数的74.5%,互联网普及率达42.1%;
我国微博用户达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达2.02亿,占微博用户的65.6%。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微博快速崛起,中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观点。这些言论和观点主要在论坛、微博以及对新闻的跟帖、转帖实现并逐渐加强。微时代网络舆情表达方式更加快捷、信息更加多元,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微时代下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加之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网民发布的内容较为广泛,往往鱼目混杂。  

2、直接性。通过微博、论坛、新闻点评和网站等,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尤其是手机网民的增加,使得舆情发布、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3、互动性。网络事件之所以能成为舆论焦点,就在于网络本身开放式的环境,让大范围、大规模网民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从而快速推动网络事件白热化,给应对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4、突发性。透过众多网络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情发生之初并不起眼,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然而却在短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形成巨大舆论力量,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二、新时期网络涉腐舆情的发展趋势  

   网络时代,每个网民面前都放着一支可以反映情况的“公示板”,网民已成为反腐工作的主动信息源之一,并能够直接揭露隐藏较深的腐败问题。网民反映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处理、舆论的导向是否正确、反映的问题是否能得到重视、事件是否得到合理解决,都将对网络反腐工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我国对网络管理尚处于健全完善阶段,目前涉腐网络舆情主要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一)涉腐网络舆情案件数目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  

 以广东清远市统计数据为例,2010年以来,广东省清远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搜集涉腐网络舆情信息135条。其中业务范围内38条,包括2010年1条,2011年7条,2012年30条,涉腐网络舆情信息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传统的举报方式,例如电话举报、信件举报、上访等往往需要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对质,有时因碍于情面、尴尬难堪而有所保留,举报人因身份暴露常常受到被举报人的打击报复。加之个别单位工作人员推诿扯皮,使得一些涉腐信访件迟迟得不到解决,造成越级访和重复访,群众感情受到伤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受到损害。网络举报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不易受打击报复。网络举报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必在现实中耗费精力和财力上访,任意时间在某个公共网上实名或匿名发表信息,就会有一批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将意见在网上聚集,进而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关注,以达到网络举报的目的。网络反腐对举报人身份在一定程度的保护,使得网络反腐案件逐年增多。  

(二)传播速度和广度快速上升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预计到“十二五”末期,网民数量可能增至6亿至7亿。网上发布涉腐信息,不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受部门利益驱动,公开透明,及时便捷,很受网民欢迎。而反腐倡廉是最受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涉腐事件和人物一旦曝光,各大网站以最快速度传播,网民纷纷浏览跟帖,点击率高,受众面广。  

(三)涉腐案件处置速度加快  

传统举报方式一般要经过“上门—登记—反映情况—受理”等一系列程序,受理过程长,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网络举报是“点对点”的沟通和反映,涉腐事件经网络媒体交汇碰撞后,会产生一种舆论上的“蝴蝶效应”,对基层组织的公共权力,尤其对“一把手”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人们之所以青睐网络举报,主要是因为网络能够吸引眼球,形成舆论压力,“迫使”有关部门快速作出回应,相比传统的信访举报,网络举报的效果无疑迅速了许多。无论是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在其不雅视频曝光后63小时被免职并立案调查,还是山东省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增德因“离婚承诺书”,在12小时后被立案调查,引来喝彩的“秒杀贪官”背后,是相关部门对网络举报线索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反应。  

(四)网络涉腐舆情警示效果显著  

近几年群众关心的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教育医疗等问题一次又一次被网络推到风口浪尖。这些问题的曝光虽然给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很多问题正是借助网络的力量,而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2012年,“表哥”“房叔”等网络反腐事件,又向人们展示了网络在反腐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和媒体对腐败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无疑给领导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大家感到自己时时刻刻置身于网友的监督之下,问题官员迫于舆论压力也会对自己的腐败行为有所收敛。互联网公开透明和广泛传播的特点在无形中扩大了教育范围,增强了警示教育效果。  

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工作,着力在“早、稳、实、和”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超前谋划,突出“早”字。一是队伍早组建。专门明确一名县委领导牵头涉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带头组建舆情处置专业队伍。要健全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预案,建立会商研判、快速流转、协同配合、考核奖励等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舆情,能够快速高效处理。二是事态早掌控。对可能引起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要迅速组织力量,全面了解掌握事件的起因、内幕、发展方向以及涉及的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组织综合协调组、舆情监控组、信息发布组和调查处置组,抓住有利时机,引导舆情走向。三是情报早互通。对发现的重大舆情信息,要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领导机关总揽全局优势、部门资源聚合优势、各主管部门专业办理优势,合力打好网上网下两个战场。  

  (二)应对有序,突出“稳”字。涉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是一项敏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处置不当,则小事变 大、大事变炸。而在处置中要力求一个“稳”字,以网络稳实现社会稳。网上负面舆情产生后,要抢抓“黄金四时间”,第一时间掌握事实真相,第一时间落地办理,第一时间形成对外通稿,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用客观的报道取得话语权,用公正的执法赢得信任权,用诚恳的态度赢得民心权,用坚定的立场赢得阵地权。出现指责批评的舆情后,主管部门要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开展调查,对确实存在的错误要诚恳承认,对因为沟通不及时出现误解的,要将调查结果及时、客观、公正地告知群众,让“实情”赶在“传言”前。出现虚假信息、故意加害、造谣生事的舆情,要果断采取强硬措施进行删除,将当事人信息进行“隔离”。同时,严格实行 “落地查人”,酌情将处理结果在网上予以公布,切实消除影响、以正视听。  

  (三)创新方法,突出“实”字。要从实际情况、实战需要、实体效果“三实”出发,积极吸纳新的活性元素,变单一应对为合成作战,被动应付为主动导控。创立政府信息网或网上政务区,把人民群众“请进来说事、留下来沟通”,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及时办理相关事项,营造快捷便利的网上服务“窗口”,主动把握网上话语权。对群众提出的涉腐案件,逐条实事求是地进行查证,不欺不瞒,同步在网上发布来自第三方的正面声音,助推舆情正常发展。  

(四)多方给力,突出“和”字。“和”既是舆情应对工作的对策措施,也是其追求的终结目标。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协力同心,迅速形成强大合力,避免因信息缺失、资源缺数、力量缺乏而使负面舆情升级扩大。要善于做网民工作,主动与网民进行思想交流、观点交流、心理交流和对某一热点问题的看法交流,取得网民的尊重和信赖,提高话语的权威性,让广大网友真正理解政府,主动支持配合网上舆情引导工作。要主动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接触,拉近感情距离、工作距离和对某一事件看法的视角距离。对舆情事件实体的办理要及时跟进,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结果,给社会以公平正义,促进网上网下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