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更高质量发展【关于推进某市质量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进某市质量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质量和效益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和管理等综合实力的最高指标之一。当前,某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制约,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益,通过建设“质量型”城市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某市质量型城市建设现状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始终坚持质量强市战略,牢固确立“文明塑港、质量铸城”的城市质量精神,全面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全省首创“质企互联”工作模式,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全省领先,经济运行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文明质量享誉全国,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惠民利民等方面,全市累计获得近20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为建设质量型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11月,某市正式获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又为建设质量型城市增添了新的源动力。

  

二、质量型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史,大都经历了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过程,整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持续改进的过程。某市的质量型城市建设也同样如此,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  

一是城市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城市发展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压力大,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理念没有深入人心,质量工作还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制造”综合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后劲和港城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依然不足。  

二是城市质量发展的基础不牢固。全市大质量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城市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便民化程度不高,产商品质量监督机制和质量报告制度尚需完善,食品抽检的覆盖面离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千人8批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农产品检测批次更远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每千人4批次水平。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和低水平企业还占了一定比重,成为影响质量型城市建设的不利因素。  

三是城市和社会整体质量发展遇到瓶颈。要素环境制约加剧,群众对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领域改革仍需加大力度,全市还面临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新挑战。  

三、加强质量型城市建设的建议  

一要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完善质量工作机制。要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培育“用质量思维谋划工作,用质量元素融入工作,用质量视角评价工作”的先进质量理念,广泛宣传“文明塑港,质量铸城”城市质量精神。将质量强市工作列为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地方政府目标考核。设立政府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建立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市质量分析研究。  

二要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深入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构建技术标准高地,加快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优质产品示范区的建设。积极探索在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等行业推行服务质量管理认证。加快化工设备、汽车再制造等国家质检中心建设,保持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同类城市领先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等活动。加大质量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维护公平有序、健康规范的发展环境。对食品、工业产品、农产品及建筑工程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建立有效的食品进出口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创建食品进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健全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实行工程、服务、环境质量不良记录与企业资质认定、星级评定、评奖评优、市场准入挂钩制度。  

三要创新质量惠民举措,实现质量成果全民共享。城市质量管理上要率先实践互联网+质量工作模式,提高质量监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要大幅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突出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要积极推动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提升,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物流枢纽。应用“互联网+”提升冶金、化工、纺织原料等十大专业市场及市区商贸综合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水平,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构建市、镇、村、组四级河道共同构成的具有水乡风貌特色的“生态蓝网”系统,积极创建海绵城市。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水平,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全面推进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智能电力产业园、国家科技合作基地等创新园区建设。要持续增进民生质量水平,全市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各项综合指数名列苏州各县市前列,实现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50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