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五】]

德育经验交流材料【篇五】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几年来,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养成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塑造健康品格,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陶行知先生曾说: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真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七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国庆节、南京大屠杀,开展缅怀先烈、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在清明节、中秋节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在“六一”儿童节开展快乐成长教育,各种主题教育以班队会、讲座、论坛、参观、访问为载体,以小品、戏剧、舞蹈、书法绘画等为表现形式,力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辐射面广。

二是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美德少年”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路走好、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把话说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社团活动渗透德育。我们每周一、三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全校共设立舞蹈、合唱、乐器、书法、体操等22个社团,丰富校园生活,满足了学生精神需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是科技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校园科技创新比赛、航模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到德育基地X开展环保践行,悼念革命烈士X,开展井盖认领,参观小码生态园,参观养蜂场,开展XX河环保调研等,让学生走出校园,彰显了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增添了同学们学习乐趣,填补了缺少社会实践的短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能力得到了提。

六是传统德育与新时代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诵读《弟子规》《道德经》经典古诗词,吸取传统诗词文化精髓,不忘中国人的根,同时德育教育还要体现新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学校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纳入德育教材,要求学生熟知,理解,并通过升旗仪式、道德手绘画展览、晨读诵读、课本剧观摩活动,让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使德育主题教育在活动中体现,富有实效性。

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倡导老师、学生、家长阅读传唱《满江红》《精忠报国》《明月几时有》等歌曲,将美育与德育完美结合,便枯燥的说教为潜移默化的文化思想渗透,讲爱国主义题材故事比如传统故事《岳母刺字》《花木兰从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上甘岭》唱爱国歌曲《我的祖国》《中国心》,通过文化上渗透,增强民族自豪感,培育我们同学有一颗中国心。

七是开展“三关爱”活动。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学校每年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组织师生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服务活动,陪伴老人,献上节目和节日的慰问。在活动中同学们理解了老人是国家的财富,为家庭幸福、国家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要饮水思源,要感谢老人们的辛勤付出,通过敬老活动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观念。开展关爱社会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清理垃圾广告,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环保践行、撰写保护环境论文,学生通过实践,达到了明理的目的,自身行为修养得到了提升。开展手拉手同伴互助活动,培养爱心、合作精神。学校有一些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还有学困生,少先队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一帮一,共同提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培育了美德少年,促进了学校的和谐,推动了校风建设。

二、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渗透 1.学科教学——努力挖掘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比如,学校编写的德育校本教材,具有地方特色、针对性,培养学生自豪感。学校经过3年的的研究,实践,编写出校本德育教材。德育内容除了文明、感恩等内容,还以增加了具有地方、校园特色的内容,如,以我校涌现的XX市拾金不昧少年事迹为题材,编写的课文《拾金不昧的好少年X》,让同学感到榜样就在身边,更真实、更具有教育意义;
还增加了XX村的抗日英雄革命烈士X的事迹,看到今天家乡变化,人民富庶安康安居乐业,盛世如花,缅怀先烈不空洞;
还有XX镇X村走出去的一代著名XX的事迹,学习X吾治学严谨、无私奉献、抗日报国精神。

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学校科技手工社团,组装的机器人,可以做出简单的动作,培养了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探究欲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精神。

2.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课外活动时间,我校的文学、器乐、书画、英语角、篮球队、排球队等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武警中队、看守所、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3.教学评价——努力体现人文精神。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制约功能,我们制定了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评课标准。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我校还把教学民主、生本精神体现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尊重爱护学生,是否符合课改要求。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科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自我完善 1.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

在德育过程中,我校一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不少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

2.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不少班级还发动学生设计了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了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班级的主题班会也从学生中征集主题,由学生自行策划主持,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3.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反思促进进步,成长,因此,学校提倡同学们写德育成长日记,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记录自己每天品德成长,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每天通过德育成长日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各班针对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无不成为学生在德育作业中进行思考的内容。此外,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与“文明学生”时,我校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4.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活动。每人一张自我人生设计卡,上面写着自已的人生奋斗目标、人生格言、要克服的缺点等内容。人生设计卡犹如一面镜子,学生随时可以对照反思,激励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5、集体活动中陶冶。学生道德水平检验的最好试卷就是活动,因此,学校重视“儿童节”“国庆节”“入队仪式”体操队列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各种文体比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胜不骄败不馁等道理,通过各种比赛、活动打造积极向上文明的团队。

四、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1.校园环境——润物无声。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校园的橱窗、墙壁、展板流露文化气息,思想内涵,有古典诗词歌赋、文化精髓,有新时代的道德标准,置身校园,看到同学们活动场景,欣赏儿童歌曲,感受着校园的生活的快乐,这一切渗透了多维度的德育教育。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校报、黑板报、宣传栏、荣誉室、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将“文明、勤奋、笃行、创新”的校训嵌入教学楼;
在教室内精心张挂伟人画像、语录;
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
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节目制作与播放、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训、校风、学风的制定,校歌、校旗设计命名,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校园内的草坪上那一个个温馨的标语,也来自学生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2.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
发扬“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开展“四有”三者好老师教育,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三者即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引导教师淡泊名利,安心教育,不忘从教初心,学校弘扬师德典型,涌现出以赵晓林、王妍为代表的一大批老师。学校依法治校,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开展警示教育,每学期初或教师节等节日都有专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个学生;
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教风学风踏实严谨,师生风貌热情自信,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我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味、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四、加强法制教育——保障德育工作正确方向 “师者楷模也”,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为了给学生做好表率,在加强师德专项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宪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学习X市史上最严治理“三乱”文件等,每学期组织召开优秀班主任论坛,教师开展师德师风视频承诺,并网上发布,邀请家长作为学校社会义务行风监督员,我们严格执行了“X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八条禁令”。总之,师德教育,推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了育人为本的思想,提高了教师德育工作水平,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是坚持依法治校。学校研究确立了依法治校的新思路,制定依法治校的计划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

在学生中,开展6.26进度教育和12.4宪法进课堂活动,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了“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讲座、班队会活动;
主办普法教育宣传专栏;
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
邀请XX市关工委、镇关工委到校开展“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三项教育活动。

(五)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构建德育网络体系。

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是学生人生良性成长的第一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成立了家长学校,加强家教知识的培训,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培训,学习《家长必读》家庭教育专题,开展学生学习指导活动,学校将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通过家校微信群发布家庭教育专题教育,开展小手拉打手文明城共建,为了使活动富有实效性,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家长参与德育微课堂学习践行活动,并通过微信群发布亲子读书、学习辅导、经典诵读等活动纪实,促进家长参与,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这样,将学生的德育教育由学校引入家庭,做到德育教育连贯性,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今后德育工作思考:理想状态下的德育示范校是什么样的?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教育这个职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一所学校,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的学校应该把培养健康、快乐、文明、乐学、创新、合作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去参与、去感知、去效仿、去评判、去追求,逐渐产生向善的愿望和力量,获得道德提升与美感享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好习惯决定好品格,好品格决定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