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统一考试: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 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 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理论联系实 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100分)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 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 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 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 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索庵、甄炳禧把20世纪 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 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 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 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 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一国际垄 断资本主义阶段。

3、 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

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 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 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 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 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 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 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索在逐步增长, 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 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2、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 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 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 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
80年代 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 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 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 代。

2、 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 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 / 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 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 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
非知识型 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 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 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 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
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 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

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 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 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 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 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而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 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 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

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或者在资 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 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 益;
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 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 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5、 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

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 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其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 岀,进行不等价交换,其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 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 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 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 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 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来源、理论品质及世界观方法论。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根本属性:运动。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条件:第一,从实践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8.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和统一属性(同一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
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13.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特点是直接性。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推断、推理。特点是抽象性和间接性。

1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观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方面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一方面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度。

16.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17.社会存在及其基本要素。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8.社会意识及其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的内涵,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上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2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4.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一因素。

2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2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9.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0.资本的本质及其划分。

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划分: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1.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32.资本的有机构成。

定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C:V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1)相对于过剩人口形成 1.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2.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 (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百度的)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课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