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细评:济宁一模--疫情下变与不变:一模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精选细评:济宁一模--疫情下的变与不变

  原题再现

  (济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各地蔓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情较之疫情之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疫情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改变还在不停地延续着。我们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始终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没有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没有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没有变,推己及人、命运与共的美德没有变……是的,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而有些东西不会变,也不能变。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举行的以“疫情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表达你的观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者说

  这道作文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对时事热点的观察思考与哲理思辨有机结合起来。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深远、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重大事件,观察思考它的角度可以有很多,文题以“变与不变”作了明确的要求;同样,“变与不变”是一个适应性广泛的哲学命题,文题以“疫情”作了具体的限制。

  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类似,这道题目文章基本立意上的门槛并不高。材料已明确指出,“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而有些东西不会变,也不能变”。哪些东西应该变?那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哪些东西不能变?那就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团结协作、担当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没有变。这些都大致框定了考生同学作文立意的基本立场和情感倾向。这种框定固然限制了立意选择上的空间,但也大大降低了立意的难度。

  能够让考生发挥个人才智和写作特长,从而拉开作文档次的地方主要不在立意,而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察”能力。所谓“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所谓顽强、团结、奉献、助人的精神品质,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考生需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用具体鲜活的生活内容让这些概念“活”起来。同样是亲身经历新冠疫情,有的同学善于观察和品味,能够从中发现有价值、有内涵的“材料”;有的同学可能只能走马观花、随波逐流而已,这中间会有天渊之别。二是“思考”深度。“变与不变”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两者在新冠疫情下分别是怎样体现的,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又是怎样的状态,就需要考生在作文中具体呈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下体现在这里,作文境界的高低也体现在这里。三是表达的水平。包括思路、结构、语言、手法等常规指标。

  补充说明两点:一是作文的内容和立意不要求面面俱到。材料中虽出现较多“变”和“不变”的概念,但应该允许甚至提倡学生选取某些具体的方面,比如在“变”上只写“学习方式”或只论述“眼光”,“不变”上只阐述“团结”等。二是作文的文体类型和格式没有具体限制。题目只是要求参加征文比赛,并未在文体上作具体规定。

  参考立意

  1.非新无以为进,非新无以为守

  2.知常达变,开物成务

  3.因时而变,莫忘坚守

  4.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与品格

  5.坚守传承,适时而变

  6.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

  7.改变或是坚守,皆是民族复兴之帆

  8.不忘初心,因时而化

  9.鼎新革故求发展,坚守初心铸辉煌

  优秀作文

  变与不变 殊途同归

  某生

  我们都变了,我们面戴口罩,保持距离,开口闭口都是“防疫”“消毒”。我们又都没变,共克时艰的精神古今一体,家国天下的团结信念始终如一。变与不变,都是向着同一个信念,为着同一个目标:打败新冠,护我河清海晏,家国平安。二者,殊途而同归。

  【第1段统领全文,由“都变了”的表层现象引出“都没变”的深层精神,亮出中心论点。】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举国上下都为之做出牺牲。

  2020年春节前,除夕夜,数万医疗大军星夜驰援武汉。无数医疗工作者改变了原来陪伴家人过节守岁的习惯,奔赴到抗疫一线。他们知道,为了祖国,这点必须变。14亿人,居家隔离,飞必需不得外出,这场人类史上规模最长最严的隔离,前后时长将近两个月。所有人的生活习惯:晨练、夜跑、聚会、遛狗……都被改变。但我们心甘情愿,我们知道,为了护佑生命,为了家国,这也必须得变。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尝试网上学习,网上办公,自己做饭……每个人都在变。开学归来,身边的同学虽不能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但对老师,对校内为同学们服务的人员,理解增加了许多——这也让我们一下子成长起来。

  【以上两段详谈“变”】

  中国很幸运,她总是被中国人中最勇敢的一些人保护得很好。中国人恒久的勇气、精神,在基辛格笔下,在本次疫情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因中流多砥柱,故能千古振英声。良知、感动、理性、正直,这样的品质从未改变。正是这些材料和元素,构建了一个个“里厄”,不论是挂帅出征,挺身逆行的钟南山院士,直言发声的李兰娟院士,抑或是护士、职员、记者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物,他们都是结实的生命力量,以情义丰满的血肉之躯,构筑了武汉的精神城墙。

  这是中国的不变。上至孔、孟,中述颜真卿、海瑞,下至陈天华、孙文,家国一体,荣辱与共的精神不变;从“兼济天下”到“粉身碎骨浑不怕”,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担当奉献的品质不变。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中国人是不畏艰险、勇克时艰的龙的子孙。这事实,千年不变。

  【以上三段详谈“不变”】

  变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和智慧,不变体现的是一种心性和信念。变与不变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变与不变,双管齐下,既灵活变通,又执着坚守,方能正确回应疫情之下“觅渡觅渡觅何处”的嗟问,护我家国平安。

  【谈“变与不变”背后的精神内涵】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冬日里,不做逐波逐流者,不做无谓坚守者。如此,方能在春回大地时叹一句:明媚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结尾从“怎么办”的角度发出呼告。全篇语言典雅流畅,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