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材料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六篇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六篇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六篇   是专业的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她是一名90后女大学生,刚到村上时,她在村民眼里只是个城里的“碎娃娃”;
现在,她是村上独当一面的“女书记”。她见证了榆树村的发展与变化,而榆树村也见证了她的蜕变和成长。她,就是xx张村驿镇榆树村第一书记xx。

  扶贫从“零”开始   20**年6月28日下午3点,辗转8个小时后,xx带着证明身份的党组织关系抵达了榆树村。在xx市区去榆树村的路上,xx既兴奋又忐忑,第一次在农村生活和工作,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走到榆树村党员活动室门口时,她看到一些村民正堵在办公室门口闹着要去上访。听不懂的xx老乡话、村民不信任的目光、4间破败的党员活动室、一张办公桌,眼前的一切让xx一下子懵了。让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到村的第三天,刚刚上任不到3个月的两委班子成员就因村务棘手,集体辞职。

  虽然进村前,xx对村上的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但眼前的状况还是让她很意外。破旧的土木房子、落后的思想、传统的产业、留守的老弱村民……“榆树村竟然还是90年代的样子,扶贫要从‘零’开始。”xx感到压力倍增。

  榆树村有XXX户1354口人,其中贫困户有XXX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升级晋档差类村。为了掌握民意,吃透村情,xx开始走访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家庭和上访人员,询问班子运行、村情民意、发展路子、群众疾苦、矛盾纠纷等情况,她的走访笔记整理了厚厚的几大本。

  45天时间,她吃住在村上、工作在村上,终于找出村里党员年龄结构老化、贫困户贫困程度深、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农业产业管理水平不高等焦点问题,并一一进行了化解解决。

  她主动上门,邀请辞职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继续出任,让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起来;
她筹措资金,维修整合了党员活动室,安装了电脑、档案柜、防汛设备、通村喇叭等,建立了榆树村党员微信群,给老党员们教会在网上工作。

  20**年7月,多年未增加党员的榆树村党支部,收到了14份入党申请书,发展了2名积极分子。

  “修路书记”带领村民奔小康   “榆树村要致富,首先要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xx说。刚到村上,她就开始为村里谋划第一件大事——修通果园生产道路。

  榆树村组是榆树村的富裕组,山地苹果发展势头较好。然而,通向果园的山路路面狭窄、坑坑洼洼、弯急路陡。苹果运不出去,果商很少愿意订购,即使订购,也比其他村的价格低许多。20**年邻村的苹果卖3.3元,而榆树村组只能卖2.5元,xx调查得知,村民对修通这条生产道路有很大的期待。

  修路的事得到了xx原单位市城管局的大力支持,xx先后7次组织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会,反复征求全组村民意见。

  开工当天,XXX名村民来到山上看修路,盼了10年的道路终于要修了,大家的心里吃了定心丸。为了拓宽路面,村主任带头无偿让出自己的5亩地,党员砍掉了自家挡路的果树,村民腾出了自己的果窑……在全体村民的配合下,这条4米宽、2.5公里长的道路,投资XXX万元,用了一个多月就修成了。

  后来再进村入户,村民对xx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修路书记”。

  她乘胜追击,从北京民营企业家处协调援建303套路灯,让榆树村成为张村驿镇第一个路灯全覆盖的村子。

  随着协调引进项目、资金的增加,村里的水、路、电等服务设施得到配套完善,环境卫生得到了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基础设施建好了,村民发展产业越发积极,xx便带领村民探索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家户”的发展模式,建成50亩实验田发展地膜红薯,培育了一家养殖合作社,发展散养土鸡,吸纳贫困户加入。

  驻村期间,xx累计争取项目、协调资金约600多万元,先后协调xx市自来水公司修建蓄水池30立方米、自来水管网1500米;
争取到xx省、市、县环保系统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项目XXX万元;
建成旱塬引水上山灌溉工程3个;
组织群众学习果园管理技术,发放地膜、化肥等生产物资XXX万元,一并解决了苹果生产运输、技术匮乏、投入短缺等问题。

  一年多时间,榆树村先后顺利实现撤村并村,村领导班子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两次后进村升级晋档,由“后进较差”类村升级晋档为“一般”类村,提前完成了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目标。

  3月8日,xx先后被授予省、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榆树村,我懂得了怎样团结群众,凝聚力量;
明白了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为民服务。”xx在表彰会上说,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她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所能,把最新鲜的事物带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干事。

  xx,瓦子街镇蔡家川村的大学生村官,是个80末的年轻后生。他中等身材,面色白净,两眼炯炯,文质彬彬。他在“村官”这个岗位一干就是三年。

  我作为下派蔡家川村的第一书记,起先打交道最多的也是作为村支书助理的xx。为了迅速了解村貌民情,他主动承担了带我走村入户的任务,借助自己与群众相对熟悉的优势,陪着我一路敲开了各家的大门。当时,天气渐热,小伙子满头大汗,我不好意思的向他致歉,他憨厚一笑:“黑书记,你别见外,你熟悉的过程也是我和群众感情增进的过程啊”。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我用了短短的十多天就走完了蔡家川村的XXX户,见到了XXX人中的大多数面孔。我发现,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了整个村子,融入到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他把自己已经当成了蔡家川的“第XXX人”。

  村上工作繁杂,昨天刚化解了南窑的邻里纠纷,今天队部接着开党员大会,明天还要入户填表,后天又得督促流动党员学习小书包了……。面对繁杂琐事,xx总是一丝不苟,从来没有把工作当负担,而是兢兢业业地付出,认真细致地面对。你看,他去哪儿都提着那个赫然印着“党员小书包”的文件袋,袋子里装的,都是自己当天要去干完的事。蔡家川村的档案资料分类齐全,规范有序,经常受到各级检查指导组的充分肯定,这与他功不可没。

  这不,xx抽空又去老胡家了。当得知胡家老二由于抑郁辍学在家,他便时不时的来到家中,除了带去励志方面的书籍,从来不忘与其交流各自的大学生活、自己在农村一线的体会和对当前学习工作的理解,以及自身对生活充满阳光的那份自信。在他的极力开导和耐心帮助下,胡家老二已渐渐从封闭的内心世界走了出来。

  又是一年春来到。xx早早的就和包村领导去后屯向群众宣传玉米去产能的事了。走了这户入那户,详细问、仔细听、认真记、耐心答……。在蔡家川群众的眼里,总能看到这个全身散发着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的小伙子。

  有次同事和他开玩笑:“工作么,你干嘛这么卖力?”他郑重其事的回答:“我家是农村的,我珍惜这份工作,我是蔡家川的一员,村官是我的事业啊!”一语道出了真情,体现了责任,让我震撼良久。这就是把群众当亲人、视“村官”为事业的张xx,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村官。

  侯镇xx村是省定贫困村,由4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村组成,共XXX户,其中贫困户7户,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小麦、玉米为主,年集体收入不到3万元,这样的现状让贫困村的“穷帽子”一直戴在xx村的头上。因地制宜,产业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锦囊”让xx村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驻村,就要真帮实干,察实情、出实招,甩开膀子、干出样子,这是市农业局驻xx村第一书记陈永智一直记在心里的话。xx村是贫困村,贫困“根子”在哪?怎样尽最大努力帮助村庄和贫困户脱贫?带着这些问题,驻村工作组到岗后立即展开了工作,通过走访群众、深入调研,初步掌握了贫困根源及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摸准了情况,就要有针对性地协助村里制定脱贫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陈永智说。

  xx村包括拱棚在内有100多个大棚,500多亩蔬菜,但没有一个蔬菜市场,老百姓卖菜要外出,路远而且不方便。了解到群众存在卖菜难的问题,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一起,通过多次征求群众意见,走访了解其他村头蔬菜市场,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由农业局投资13多万元为村里建造蔬菜销售市场,市场建成后由村集体经营或者出租经营,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5万元。目前市场已经建成。20**年,xx村建设了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社作用,工作组为合作社配置了计算机、投影仪和蔬菜农药快速检测仪等设施,为服务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产业扶贫,要变“输血”为“造血”,让扶贫资金“钱生钱”,才能从“根”上扶贫。陈永智介绍,今年利用扶贫资金,xx村在新建的蔬菜市场房屋顶上建设了一个30kw的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能增加纯收入XX.X万元,目前光伏发电站已经建成,即将并网发电。投资6万元建设了拱棚1个,每年出租费7XX元,这部分收益也归村集体所有,其中一部分用于帮扶贫困户。

  第一书记的扶贫“锦囊”里还有改善民生之良计,驻村后,工作组联合市供电公司对全村低压线路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造,重新架设了电线杆,更换了线路,做到了每眼机井都配备高质量配电箱,“当时,为了能尽快完成改造,供电技术人员冒着酷暑紧张施工,新架设线路9.6公里,更换变压器1座,投资XXX万多元。”陈永智告诉记者。

  “目前,村里还存在生产路年久失修,部分机井房破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好了整修计划。此外,还要继续做好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和蔬菜销售市场招标租赁等工作,确保扶贫计划落到实处,真正解民忧、顺民意。”驻村路漫漫,xx村的工作组仍坚定地行走在路上。

  “下雨下雪,小巷不好走,明年要把小巷再硬化一下……”10月20日,在纪台镇东方东村一条东西胡同内,驻村第一书记xx正与工作组成员高学亮商量着明年的工作计划。“今年初制定的驻村工作计划已经基本完成,虽然驻村期限只有一年,但为村子来年发展尽一些力也是我们该做的。”xx说。

  说到东方东村,那是纪台镇数得上的经济薄弱村,今年初,市民政局党委委员、主任科员xx得知担任东方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后,深感重任在肩。驻村伊始,xx给自己和工作组立下了两条“规矩”:一不给村委和村民增加负担,二要规规矩矩、扎扎实实办实事。进村以后,工作组利用召开村“两委”会、座谈会、走家入户等方式尽快摸清了村内情况。哪家有困难,哪家需要帮助,xx都了如指掌;
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如何增加村财收入,如何改变村容村貌,他时刻挂在心上。

  “东方东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无集体收入。”xx说,村内两条道路多年没硬化,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还有6户困难户亟待脱贫……村里没资金,xx和工作组想方设法申请、协调资金,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争取到的每一笔资金,工作组都用在了刀刃上。投资XXX万元,硬化了总长3500米的村路;
投资XXX万元,新建排水沟2600米,解决雨雪天排水难题;
投资XXX万元,全面搞好绿化美化工作;
修缮村“两委”办公场所……   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后,村民有了面子。“不仅要为村民争‘面子’,还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村里补‘里子’。”xx说。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东方东村进行了一次土地流转,把140亩承包合同到期的土地进行了全面承包或流转,引导承包土地村民建大棚,种植蔬菜。通过收取15年土地承包费,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XXX万元;
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村内70周岁以上老人多年没有做过健康检查,立即协调市立医院派出XXX名医务人员到村里,对XXX名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号召村民为患有白血病的村民张磊捐款,2天共筹得XXX万余元,为张磊燃起生的希望……种种落到实处的举措,让东方东村集体经济腰包鼓了起来,爱老、敬老、助人、和谐的氛围浓厚起来。

  脚下泥土芬芳,倾心驻村帮扶。如今,村民已把xx当成自家人,大事小事都来找他。“现在我是东方东村的一员,能为村里做点事,帮助村民解决一点困难,我就满足了。”在解民忧办实事的道路上,xx和他的工作组还在一如既往地坚定前行。

  日前,记者在稻田镇宋四村看到,水泥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绿化苗木生机盎然,新安装的路灯整齐排列。“年纪大了,没有路灯晚上出门怕磕着绊着。现在可好了,晚上路灯一亮,俺们也能围着村子四处走走了。”村民们满足地享受着如今的好生活。

  宋四村村容村貌、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第一书记xx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作为市交通运输局驻宋四村的第一书记,xx将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任务牢记心头:帮助村里强班子理思路、解难题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发展红利。“宋四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会尽最大努力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2月份,xx驻村后,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意,xx带领工作组走遍了大街小巷,到户里了解群众诉求,到棚里查看蔬菜长势,一圈转下来,发现问题真不少:路难走,没有排水沟,没有路灯,村委大院和文化大院年久失修……有了基本认识,xx决定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些事情,他们和村干部一起想路子,为未来发展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实施村内亮化工程,修建文化大院,硬化出村路……xx不亦乐乎地忙开了。

  “想办事,没有资金转不动。”为此,xx所在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给予很大帮助,“帮扶款XXX万元已到位,帮助维修村委办公室和文化大院工作。”xx说,如今,这两项工程已基本完成。针对村民反映的出村路难走、夜间没有路灯出行不方便的问题,xx同村“两委”商量后,投资5万元对村东200米出村路进行了硬化,投资8万余元在村内两条大街和四条小街安装了46盏LED路灯。

  “路修好了,路旁光秃秃的不好看。”为了美好村庄环境,xx做起了“园林工人”,精心挑选栽植了海棠、樱花、法桐等绿化树木500余棵。同时启动了安保工程,在大街路口等重要位置安装了5部监控设施,并与镇派出所进行了联网。硬件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作为村庄的一员,xx用实际行动一步步帮宋四村实现着村美民安的愿景。

  “下一步,一是要协调资金,修建好东西大街北侧的排水沟。二是要搞好村庄外围道路绿化。”xx相信,只要坚持把宋四村当家乡,扎扎实实为村民打谱办事,宋四村建成村富民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的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xx的冬季,气温异常寒冷,但在村民许秀珍的家里,却是炉火正旺,温暖如春。村民许秀珍一边忙着手里头的活计,一边告诉我们:“小杨书记真是我们的领头雁,有事没事三天两头往村子跑,向我们嘘寒问暖,替群众排忧解难,真是我们的暖心人。”   xx是吴起县白豹镇林业站的一名80后女干部,20**年被下派到白豹镇白豹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我是百姓娃,就要干百姓活、做百姓的事,只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的心就踏实。”这是xx写在驻村日志里的一句励志话。她常常穿着迷彩服,总是信心满满、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就像干好“家务事”一样干好白豹村的每一件事,被群众誉为“迷彩书记”。上任伊始,xx没有带过多的行装,而是在自己的心里装有三个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否能得到改善?群众增收致富产业是否能得到快速发展?村子里的矛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化解?带着这三个问题,xx深入田间地头、村舍院落,了解村情民意,寻找脱贫出路。

  推进产业建设,破解增收难题   白豹村位于吴起县城南45公里,是镇政府驻地村,20**年,吴河村、许岔村、白豹村三村合并,以白豹村为活动阵地村,辖XXX个村民小组,XXX户2XXX人,其中党员XXX名,贫困户XXX户XXX人。该村村民产业少,养殖业技术落后,道路差、信息闭塞,党员老龄化严重,经济生产一直固步不前。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稳得住,有钱花,有活干”,她常常通宵达旦、在驻地与村干部谋划全村发展大计,制定出村级三年规划方案后,她主动放弃周末、节假日,俯身同村民奋战在生产一线。

  在大棚建设中,她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主动帮村民下草帘子、搬秸秆、抱砖铺路、跪地栽苗,无数次被割伤手、划破脸。在苹果园建设中,她为了让村民提前完成任务,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给村民买午饭,村民异口同声夸她是个热心肠,实在娃,她感到充实快乐。在她的积极带动下,白豹村实现了蔬菜大棚、山地苹果、生猪养殖和xx小杂粮等产业互补、种养结合、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破解了本地农民增收难题。全村新修大棚40座,累计建大棚124座,每棚年收入达到8万元,覆盖到XXX户精准扶贫巩固提高户;
从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水利资金200多万元,为果农大户设立果园浇灌管网2处6千米,解决了苹果的灌溉难题,累计发展果园1500亩,让山地苹果成为村民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发展小杂粮10多种,面积达1000亩,使每户村民净增3XX元收入;
村里的生猪养殖一直是小规模化发展,xx指导养殖户扩张经营,今年,齐应宽一家收入就达到XXX万;
袁圪崂有几处土路,雨天泥泞不堪,农民种菜卖不出,饲料拉不回,她和村两委会干部一起克服经济困难,硬化村级道路3.2公里,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发挥示范带动,倾情结对帮扶   xx知道,扶贫要先扶“智”,得从思想观念上说服、教育贫困户树立起自我发展的信心,科技致富才是根本。今年4月以来,她抓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一契机,以村党支部为阵地,组织白豹村所有党员学在前,做在先,利用集市、周末,召集党员群众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大棚蔬菜栽植、苹果嫁接和生猪养殖技术,组织观看《榜样》节目,利用下班时间先后上门为党员群众讲党课40余次,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党员学习热情高涨,党员理论知识水平不同程度提高,群众对科技致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很多实用的生产技术,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人常说:“女儿是家里的小棉袄”,而她却是“群众的小棉袄”。袁桂莲和齐玉莲是村上的贫困户,xx拿出1700多元工资,主动帮助她俩解决生活困难。得知李桥村小女孩张继烫伤了,她难过万分,几次前去看望。走访低保户、五保户,带去牛奶和她们喜欢吃的东西,和她们谈心谈话是xx感到最幸福的事。听说齐光琴丈夫因车祸去世,家里光景不好,她主动上门和她拉家常,做心理疏导,齐光琴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地诉说家里情况,xx心如热锅上的蚂蚁,她积极向镇党委领导申请,2天之内给予她临时救助1XX元。她把村上每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去做,像齐光琴这样的困难户,驻村一年来,共解决、救助XXX户,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款20XX元,帐篷2顶,解决了移民搬迁XXX户XXX人。她带动全村XXX名党员积极帮助XXX户贫困户,累计金额达25XX元,先后带去猪仔、鸡苗等200余只。积极联系xx市体育局和吴起县考评办,进行结对帮扶、上门慰问XXX户精准扶贫户,共计15XX元。去年春节期间,她又和村两委会班子上门慰问老党员及70岁以上的老人200位,送去面粉200袋。

  她心系百姓的事迹传遍了白豹村的大街小巷,人人都夸奖她是个政府派下来的好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

  敢于奉献担当,危难冲锋在前   作为第一书记,xx不但关心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还常常为村民排忧解难、抢险救灾。

  4月1日凌晨,村民李兴军家不慎失火,她第一个赶到现场,组织村民灭火,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李兴军热泪盈眶的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杨书记,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而那晚,等她救完火、安抚好现场,返到村委会已是凌晨2点。第二天一早,她又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帮助李兴军重建房屋。

  端午节那天,白豹村突降暴雨,她接到村民谢金华电话,家里进水了,她第一时间和马主任查看灾情,由于赤脚走在崎岖泥泞的村道上,泥巴裹满腿,雨水湿透背,石头擦破脚,硬物插进指甲缝里,她咬牙坚持到最后,一起帮谢金华处理完屋子里的水,临走时,她再三叮嘱谢金华说,快搬进我给你申请的临时帐篷里。

  今年,她多次邀请公安部门、镇、村干部达100余人,一起封堵白豹村非法盗挖的龙骨洞4处,在封堵期间,她和村干部勇于担当,24小时守候在现场,在排查期间,发现回族群众携带刀具,她冒着生命危险与不法分子做斗争,并劝导回乡100多人。

  在驻村期间,她进百家门,坐百家炕,化解婆媳恩怨、邻里纠纷、婚姻问题、村级矛盾共68起,清理垃圾60处。像这样的小事、琐事,尽管xx做了很多很多,但她说:“作为第一书记,她的工作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