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_浅谈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传承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脉,诠释着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华民族逐步积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生活的反映,包含了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的浓缩。
        一、“忠义”文化成就爱国主义,坚实党的领导。
        悠悠古国,彰显忠肝义胆,但“忠君”并不能与“忠国”混为一谈。荀子说得好:“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
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
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荀子·正论篇》)。民众对天下大义、君主贤德的共识才成就了国家的凝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忠臣”把“忠君”作为实现爱国,忠于王朝的过渡,逐渐把对个人的崇拜集体化、社会化达成爱国主义。由此可见忠义品质与爱国精神密不可分,体现爱国主义的本质。

中华传统的儒学宣传“礼教”来配合治理国家,犹如历史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联系党建工作实际,严肃党风、党纪,忠于党、忠于人民需要“忠义”延伸深化的社会主义新道德思想与党的思想建设相符相承,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中对党的绝对领导,政治严肃,党风清廉思想武装和行为准则发挥作用。
        二、“和”文化对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和谐党群关系的影响。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及和善而同的道德观。
        道家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万物角度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和谐共生文化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下团结,终得人和。我们56个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向全世界展示着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祖国强大党领导下的人民才能强大,党和人民才能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才能日益提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事物不断发展变化,唯物主义中的矛盾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发展。“和”并非一味求同,而是保持着辩证的思想和谐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致力于解决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提高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使人民增强幸福感、满足感,更加拓展了“大和”的意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中是天下的根本;
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和是贯通天下的原则。儒家的中庸之道便是在寻求一种不偏不倚的和同。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代代相传。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在保持事物的差异性、独立性的前提下,谋求共存的双赢发展,并非人与亦云、盲目附和。寻求和同过程中,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异求同,激励社会发展。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团结人们形成相互亲和、相互包容、合作共事、共同发展的状态,促进社会团结也体现着社会工作的美好目标。“和”文化也在和谐社会工作的功能中起到缓解作用。和谐社会安定构建了党群和谐的基础,党建工作者本着追求和谐的态度开展党建工作的实施。
        三、“锲而不舍战胜困难”的传统文化践行着自强不息的党员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苏武牧羊”、“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些古代神话所讲述的都是勤劳勇敢、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生活中困难不可避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激励党领导下的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无畏前行,为创造中华民族的富强而不断努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结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党建工作软实力的坚实根基,对党建工作起到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