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4(原卷版)]2019高考试题

  PAGE

  PAGE 6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

 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4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具的使用]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  )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2.[刺史制度]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皇帝

 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据此可知(  )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3.[行省制度]《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时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  )

 A.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B.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

 C.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

 D.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4.[李贽的思想]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他的这一观点(  )

 A.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

 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大力倡导经世致用

 5.[鸦片战争时的民众态度]鸦片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在远处观战。这说明(  )

 A.英军获得民众大力援助

 B.鸦片战争失败具有必然性

 C.民众缺乏近代民族意识

 D.民众置个人利益于国家之上

 6.[维新思想]有学者指出:戊戌人士变法运动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政治两极化过程。英国政治家罗伯特·赫德则认为:“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  )

 A.为革命派提供经验

 B.领导阶级未实现联合

 C.促进变法队伍分裂

 D.以激进举措推进变法

 7.[三大政策]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京,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苏俄政府此举(  )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B.导致了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

 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D.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

 8.[中国的城市化]1964—198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4个,扩建了70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

 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制约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受到了中国外交环境的影响

 9.[雅典公民的地位]首席将军伯利克里指出,在雅典,“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有所作为,就会被推选担任公职。这不是一种特权,而是对功绩的补偿。贫穷不是障碍。一个人无论出身多么寒微,也能为他的国家造福。”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古代雅典(  )

 A.所有公民有议论政治和担任公职权利

 B.民主政治体制下公民具有无限自由

 C.从体制上保障公民群体的主人翁地位

 D.商品经济决定公民管理城邦的意识

 10.[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 000—30 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11.[近代西方文学]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  )

 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

 B.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

 C.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D.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

 12.[赫鲁晓夫改革]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91%(其中小麦增长了131%),肉类产量增长62%,奶类产量增长105%,蛋类产量增长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重点在农业方面

 B.符合苏联的国情

 C.实现了根本突破

 D.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13.(汕头2020二模)(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文献《尚书·禹贡》记载舜、禹之时中国人的“天下”大致范围是“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穆天子传》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西游的最远之地是昆仑山以西的“西王母之邦”。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人的视野不仅扩大到了中亚、西亚和印度,甚至远达东地中海。东汉以后与南亚、中亚、日本的宗教、文化等民间交流也日渐频繁。唐宋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与东南亚的联系紧密。元代蒙古帝国曾远征至中欧,并与罗马教廷建立过联系。明代郑和下西洋也曾抵达东非,但中国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被“世界”观念所取代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

 材料二 希腊人自古以来一直以爱琴海作为其繁衍生息的中心,到古风时代末,希腊人的殖民地已经星星点点遍及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沿岸。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使希腊人第一次和西亚的波斯及其属国有了直接的接触。这个希腊人的“世界”最东面包括印度,西面则到了直布罗陀海峡,北面远达极北地区,南至非洲南端。16世纪之前除了马可·波罗带回去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之外,西方人对东方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16世纪之后欧洲人的视野才扩大到了全世界。——以上材料根据杨巨平《全球史概念的历史演进》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有何特点,说明“天下”观被“世界”观念所取代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探索世界的历程及其背景。(9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在探索方向上有何不同,并分析中西方长期隔绝的历史原因。(6分)

 14.(宣城市2020届期末,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鸿章访问美国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1896年9月3日):

 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尊敬的阁下,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

 总督回答说:“我不想批评美国……只有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在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为了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阁下,您赞成妇女受教育吗?”

 “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在我们大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

 一位记者大胆地发问:“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回答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我不愿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力法》的言论,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

 有记者问:“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很快地反应道:“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大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

 ……李总督在结束采访时站起身来,向记者们很优雅地鞠了一躬。

 ——摘编自《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从材料中提炼出李鸿章就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思想观念,结合材料说明你的依据并对该思想观念进行简要评价。(要求:提炼准确,分析充分,评价客观全面,历史观正确。)(12分)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广东省2020届百校联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通过修订总理衙门时代的旧有制度,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建立了一支高效、稳定、正规的外交官队伍。第三,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并重,重视提高外交官的业务素质。

 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成功变革得益于庚子惨败后清廷统治集团中形成的积极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变革氛围。洋务运动时期的努力最终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新政中外务部的官员大部分“都在国外学习或在驻外使馆工作过”。中国的现代外交体制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哪里需要变、如何变必然以西方模式作为参照系,这就更要扩大中外交往“以广见闻”。一些国内重臣对推动外交体制的变革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粤督陶模在1901年提出政府要设十部,外务部位居第二;袁世凯也积极号召政府将礼仪性外交活动制度化。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末新政时期的外交体制变革。(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6分)

 16.(2020·百师联盟高三大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8月一战爆发,一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阵营之间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北洋政府从战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参战的积极性和热情,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政治精英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政府出兵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英法等西方列强重视中国的存在,真正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1916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索姆河战役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战争期间,英法大约在华招募了15万劳工,俄罗斯也在华北招募了5万人。赴欧洲西线的华工,近10万人被分配到英国,4万人被分配到法国,还有1万人被派给后来参战的美军。许多华工为英国航空兵服务,还有的在军火库工作,一战期间的坦克是尖端武器。一开始英国国防部不允许外国人接近英国军队的坦克。结果后来发现,华工修理坦克比英国工人还要快,所以有三个华工团专门为英军修理坦克。当获悉列强达成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后,华工派代表致书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并置一手枪于内,宣示“苟签字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多数华工在战火中幸存下来,在战后于1919年秋相继被遣返回国。

 ——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参战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参战的意义。(8分)

 17.(2020·四川德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柘城县人轩輗,永乐22年中进士。轩輗担任多年的高级官员,为人正直,经常向皇帝上奏时弊,断案时秉公执法,铲除奸邪佞臣,不偏袒权贵,所以备受时人推崇。轩輗为官廉洁,使得所到之处社会风气皆为之一清,他在浙江任按察使时,衣食十分简单,结束任期时他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只竹箱,他的清廉甚至惊动了皇帝,明英宗专门对他进行了嘉奖。轩輗十分看重为人品行,同僚张纯置办酒席宴请客人,轩輗厌恶他的奢侈,拒不赴会。轩輗的祖籍鹿邑县专门为他在文庙旁建立祠堂进行纪念,县令还亲自题匾:“勋垂奕世”。

 ——摘编自《明朝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轩輗为人做事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轩輗受时人推崇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