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农村教育现状的建议

一个强大的国家,她的教育是领先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的组成部分――农村教师,农村学生,农村居民(指学生家长),农村学校,都有其特殊性。  

现就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村教师现状  

1.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农村学校缺乏优质的教师团队,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有许许多多的农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审美疲劳”,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出工不出力,这又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好的老师想办法往城里调动,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薄弱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2.现实和理想差距较大  

诚然,许多的农村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决心扎根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成为一代名师。然而拗不过一个内容:“现实的骨感,理想的丰满”。最近几年,虽然改善了农村教学条件、改变了农村教育环境、提高了农村教师福利,但是,老师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许多的老师就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对待工作。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做到问心无愧就算可以了。  

二、农村学生现状  

1.特殊的学生群体  

由于农村(比如我们吴城)特殊的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老师们有着无以言状的苦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城里的孩子的家长极为重视,家长的素质也很高可以给孩子很有效的辅导,很多家长会从小就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而农村孩子你就得花数倍努力,家长也帮不上忙,所以城里学校在教学上更易出成绩,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根本不考虑配合学校和老师去教育孩子。他们不闻不问,一旦孩子有了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抱怨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时常会引起家长和学校老师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闹,影响很不好。另外,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
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
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
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等问题十分严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比较孤僻、偏执,难以沟通。  

2.农村学生辍学率高  

在小学期间,学生相对稳定,上了中学后,就开始有流失了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较差、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依然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结果是,校舍盖好了,学生变少了。  

三、农村居民现状  

1.为了生计,外出打工  

对于边远的农村,土地贫瘠 ,贫困仍然与其相伴,为了给家庭营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许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这样孩子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伴了,成为了“留守儿童”。

导致了孩子遇事及处事的意识与方式都远不及城里的孩子们, 只局限于农村局部的生活环境状况,“坐井观天”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2.文化、思想水平不高   

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 作为学生的家长,大部分思想文化方面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有的甚至是文盲,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不足。另,家长对其子女受教育的目的也只局限于现在的时间,眼前的空间,不能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而且,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很是溺爱, 导致孩子缺乏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毅力,学生从小学习基础不扎实。  

四、农村学校现状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农村学校远离城市,与城市教育相比差距不是存在而是很大,甚至有某种扩大的倾向。  

1.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条件落后  

教育资源配置上,农村学校远不如城市学校。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导致农村教师队伍十分不稳定,而且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非常缺乏。更进一步,正是由于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其质量低下而无法与城市相比。  

2.  学校管理不规范  

与城里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管理极不规范,教育效率低下。农村学校内部的管理存在着政令盛行,粗糙随意有余,人本管理缺乏。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质量低下的尴尬局面。  

总的来说,上诉四个方面,教师团队,生源,稳定的居民,学校条件,缺一不可。齐心协力抓经济,全民团结搞教育。农村教育亟待振兴。  

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和各级教育机构,加大和重视教育投入;
同时,教师和家庭也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思想素质,为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古及今,教师这一职业一直被人们仰慕为崇高的职业。建立稳定的教师团队、加强对教师的再教育。每年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

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 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学校提供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2.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困失学;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政府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农村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
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并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  提高广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为了全方位的对农村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必须推进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居民透彻地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必需要教育的介入。特别是在农村,知识水平落后,经济水平低下,亟需教育为人们的头脑灌注发展、创新的观念,增强人们敢闯敢干的底气,使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最基本权力。  

4、端正学校办学思想,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  

思想是行动的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农村中小学教育要健康发展,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的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将先进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具体细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在当今社会,教育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先进、国力是否强盛的最重要的标尺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对于个人,接受教育也是提高自我、实现自我突破的最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育的“托举”,要知道,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深化改革,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山西浑源吴城学校   白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