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难点: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完成预习单  四、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见过)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小结:说起大海,我们总能想到它的一望无际,想到“乘风破浪”,还有它迷人的湛蓝色。  a(没人说到海底)那,大海仅仅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海底世界一探究竟。一起板书课题,  b(有人说到海底)有的同学还提到了海底的景象,那里对我们来说是个神秘的世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去海底世界一探究竟。齐板书课题。注意“底”的书写,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字词  1.课前,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预习,那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了吗?请小老师领读一下,谁想来?  (1)这个词大家都读准了。(“差异”变红,出示拼音)“差”是多音字,你还知道哪个读音?分别组个词。(指名说)(出示“差”一组)一个字竟然有四个不同的读音,这样的多音字我们可得多加关注,仔细区分啊,齐读词语。  (2)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出示“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其中有一种叫“单细胞海藻”(回到词语,这个词变红),你见过吗?(出图,介绍一下)这个名字有点绕口,看准齐读。  (3) 好,这些词是不是都会读了?男女生合作读。(字正腔圆,好听。)  三、整体感知  1.看得出,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学习课文了。先看看课文的开头,自己读一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问句)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说)  2.小结:问句开头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是呀,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读后将句子画下来。  3.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指名读,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和你画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书即可)  4.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话来写的,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作者在谋篇布局时,开头提出问题,结尾进行了回答,这样的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的写作方法就叫做——首尾呼应(板书)。  四、文本研读  1.那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 板书: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  (说不全补充,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啊)评价语:你准确地抓住了这些关键词。  2.谁能借助板书说说这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这篇课文就是通过描写了海底的光线、声音……)  3.你看,课文就是从这五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那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五方面的内容写清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光线  1. 先来看一幅图,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波涛汹涌、波涛澎湃……)  再看这幅图,你又想到哪个词?(宁静、平静、安静……)  2.课文中这样写道,指名读:(图旁边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那你能把这种不同读出来吗?  3. 这样的反差也太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指名说,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1)是呀,大海太深了,可真够奇异的,谁还想读?  (2)海面上风平浪静,海底宁静。而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一起来读。  (3)无论海面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海底依然、仍然、始终是宁静的。 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海底的奇异?  4.还从哪里能看出海底景色的奇异?(指名读)  (1)海实在是太深了,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海底一片漆黑,能看到什么啊?  (2)想不想看看这发光的鱼?(出示发光器官的鱼)。多么奇异的景象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小结:这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声音  1.如此宁静,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学生:不是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小结:像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不仅如此,这句话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还是一个过渡句。  2. 刚说了海底很宁静,现在又说有声音,这不是很矛盾吗?这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海底会有什么声音呢?请你读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谁想读给大家听?  3.  这么多有趣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段落中拟声词变红变大)  4. 老师也想来读。(声音轻一点)咦,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把拟声词读的很轻)那我为什么要这么读啊?(因为小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5.什么叫窃窃私语?谁能来表演一下?  小结:像这种偷偷的小声的,轻轻的说话就是窃窃私语,一般是写人的,为什么不直接写“发出轻微的声音”呢?(课件出示对比句)对比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我们看到了他们在说悄悄话的画面,多么讨人喜欢啊)  海底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生:不是的。)从哪知道的?(省略号)  6. (课件中省略号变红)海底还会有哪些声音呢,请你发挥想象力,仿照句子说一说?  (评价语:再轻一点,不能让别人听到。/这个声音太响了,就不叫“窃窃私语”了,换一个/还有这种声音呢,真奇妙!)  这么多有趣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合作着来读一读吧。

7.小结:人们需要屏住呼吸,借助海底听音器才能听到这么多奇妙的声音,不得不让我们感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啊。  (三)动物活动方法  1.海底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如此奇特,他们的活动更是有趣,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习要求:  (1) 自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本段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将句子画出来。  (2) 小组内交流画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做好上台汇报准备。  动物名称  活动方式  活动特点  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  慢  梭子鱼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快  乌贼、章鱼 向前方喷水,利用反推力 迅速后退  贝类 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旅行 自己不动  2. 小组汇报,台下补充或提问。  汇报第一个问题时小结:把中心句放在第一句,后面围绕它来写, 确实表达更清楚了。  3.全部汇报完、其他组补充后师追问:  你们能用手展示一下海参是怎么活动的吗?那乌贼呢?它想向左行进,那它怎么喷水?(向右喷)。这就是“反推力”。好,请回。把掌声送给他们。  4. 刚才这个小组做了精彩的汇报,并演示了海参、乌贼的活动方式,很形象。“梭子鱼”因织布用的梭子而得名,都是两头尖尖、速度很快,而贝类就更可爱了,一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 这四种活动方法各不相同,很有代表性,我们一起合作着来读一读吧。  5.海底的动物种类上万种,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植物  1.海底的动物们各有各的活动方式,那植物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你对比一下第四段和第五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呢?(中心句)  出示句式:  作者由是从(    )(   )个方面写植物的差异很大的。 (色彩、大小)  2. 不止如此,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呢!齐读第六自然段。  3. 海底不仅有奇异的景色,还有丰富的物产呢,怪不得结尾说,齐读最后一个句子。  五、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以问句开头,写出了海底世界的光线、声音……五个方面,最后点出本文的中心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像这样的结构叫做总分总(板书)。 现在,想不想去海底世界看看? 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2. 同学们,看完视频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啊?  3. 大家都很想去海底去看一看呢,最后,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儒勒凡尔纳,这本书还给我们介绍了更多更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课下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吧。  同学们,海底还有更多的奥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学号本领,将来把这些奥秘一一揭开,好,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