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治学原理作业4【精选2020电大考试《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本科补修) 一、 课程介绍 《政治学原理》课程就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得一门必修课,就是行政管理专业 学生必须学习得一门骨干基础课。《政治学原理》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句力教授任主 编,燕继荣副教授任副主编。它就是教学与考试得主要依据。辅助教材就是《政治学原理学 习指导》由中央电大组织编写。两书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 考试方式、试题得题型及占分比例 1.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考试得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五种。

其中单项选择题占总分得20%;多项选择题占总分得10%;名词解释占总分得24%、简答题 占总分得30%、论述题占总分得16%、 三、 各章重点问题提示 复习要求分为了解、理解与掌握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得内容,基本上就是考试得基础部分;

要求理解得内容,基本上就是考试得主要范围;
要求掌握得内容基本上就是教学与考试中得 重要内容。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重点内容提示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 有代表性得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 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就是一种规范性得道德。

2、 政治就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得体现与外化, 3、 认为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得活动,包括对于权力得追求、运用与维护,对于政治含 义得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4、 认为政治就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瞧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5、 认为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得权威性分配得决策活动。

二、 马克思主义得解释:
1、 2、 3、 4、 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得社会关系。

政治就是经济得集中体现。

政治得根木问题就是政治权力,也就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就是有规律得社会现象,就是科学,也就是艺术。

三、 政治得含义:
政治就是人们在特定得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与维护特定阶级与社 会利益要求,处理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得社会关系。

、政治学得知识体系 政治学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大得方而,即政治哲学研究与政治科学研究。

第二章 政治研究得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得研究主要围绕君主得“治国之道“而展开° (1)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与“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 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 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得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与 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 道家得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 得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与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与“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 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得这种主 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王道”。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得 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与统治术来驾驭人民C法家得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霸道“。

二、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得基本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得角度瞧,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得学问。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得儒家思想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 为“伦理政治学”。

最后,从具体得研充角度与成果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与理论 观点:
1、 君权神授说 2、 圣贤政治观 3、 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 4、 重民养民教民思想 5、 德刑兼重 6、 法、术、势统治术 7、 重农抑商思想 8、 天朝大国理想 9、 忠孝观念,三纲五常 10、 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得尊卑观念 11、 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 12、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三、 行为主义革命 行为主义就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E观察得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 化得数据展开研究得观点。

四、 政治研究得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政治研究得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
1. 数据问题 2 .隐形价值问题 3 .价值中立问题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一、 “公权”与“私权”划分得意义 1)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得保证。

(2)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得保障。

(3)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得侵犯。

(4)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得基础。

二、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得界定 1、 个人利益:指得就是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得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 理、心理需求得物质及精神需要。

2、 团体利益:就就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与社会地位得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得基础上结成得 共同利益。部分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成员个人利益得交叉就构成团体利益。

3、 公共利益:就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得统称,它就是全体社会成员 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得总体意志与要求得表达,就是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得利益意志得表现。

三、权力与政治权力 1、权力与政治权力得概念 从政治学得角度讲,权力就是人与人之间得一种关系,就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 得能力,就是一套执行政策与决定得能动得工具。

政治权力就是一种政治能力,也就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得就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 服从、控制与被控制得关系。

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得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与社会平等 三个方面得权利。

(1) (2) (3) (4) (5) 、政治权力得特性 权威性 支配性 强制性 扩张性 排她性 五、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得基本内容 在不同得国家、不同得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权利有不同得内容。就当今世界来瞧,具有 典型意义得主要国家宪法与法律规定得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 自由权 2、 平等权 3、 民主权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国家得含义 国家就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得阶级为了维护与实现自己得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 组织起来得,以暴力为后盾得政治统治与管理组织。

二、政府得特性 1、 阶级性 2、 公共性 3、 4、 5、 三、 权威性 有机组织性 特定得职能规定性 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就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得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 力得来源与归属得问题。

2、 权力制约原则就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得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 民权利得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木主义国家得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 家得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3、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得统治”,就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 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得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得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得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就是 人民主权就是国家产生得逻辑起点,权力制约就是国家运行得基本手段,法治则就是国家治 理得根本保障。

四、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就剥削阶级国家政体来瞧,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实行过 君主制与共与制两种政体。

君主制就是指以世袭与终身任职得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 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得国家管理形式。

专制君主制就是指国家得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君主不受任何法律与机关得监督与 限制,拥有超然于一切法律与机构之上得最高得个人权力,君主得意志就就是国家得意志与 法律,君主得权位由世袭而来,一经拥有即终身占有,国家权力得运行以君主为中心,围绕 君主权力形成并且为之服务得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臣民们服务与忠诚得对象就是君 主个人。

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得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 就是整个国家得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得权力受到宪法与议会、政府等机关得限制。近代以 来,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得产物。由于各君主 立宪制国家得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得力量对比不同,所以同样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得 实际地位与权限有较大得差距。

共与制就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与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得国家政体形 式,它就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得政体。

五、 国家结构形式 1、 单一制 2、 复合制 六、 政府得组织机构 1、 阶级性 2、 实体性 3、 严密组织性 4、 特定得职能性。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一、 市民社会得意义 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得一种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 得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得各种各样得组织与团体所构成。

1、 多元得市民社会就是“多元民主”得社会载体 2、 健康得市民社会就是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之间得缓冲地带 3、 自治社会就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得良好基地 4、 多重组织得社会就是民主发展得平衡IS码 二、 政党得含义及其特性 政党就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她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得政治团体。

三、 政党得基本功能 1、 实现利益聚集与表达得途径 2、 形成与培养政治精英得渠道 3、 实现社会化与政治动员得途径 4、 组织政府得手段 、政党制度及政治政治 政党制度,就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得关于政党得地位与 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得方式、方法、程序得制度性规则或规 定。

1、 一党制 2、 两党制 3、 一党居优制 4、 多党制 五、 政治社团及其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得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 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与政府决策得社会组织或团体,m能包括各种形式得行业协会、商 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政治社团得特征:
1、 政治社团就是利益与目标较为单一具体得政治组织;

2、 政治社团就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得政治组织:
3、 政治社团就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得政治组织;

4、 政治社团就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六、 压力集团得含义 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它就是具有特定利益要求与社会政治主张得人们,为了维护 自己得利益与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为得政治性团体。

七、 政治社团得功能与作用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得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得功能、提 供情报得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一、 政治秩序得含义 政治秩序就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得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得一种状态。

二、 良好社会得标志与条件 良好社会指得就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与连续状态之中得情形,即政治传统中 人们常指得人类得理想社会。

1、 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得精神 2、 良好社会必须就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得程度较高 3、 存在一个有效得协商机制 4、 存在一个高效、廉洁得政府 三、 政治合法性得含义 政治合法性就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得政治秩序得合理性,其核心观念就 是人们对政治合作得理解C 、政治合法性得基础 1、 政治正义观;

2、 政治制度基础;

3、 政治体系得效率。

五、 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 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得情况,它主要存在三种情况:(1) 政治共识得危机;
(2)政治制度在人们得观念中失去了其正义性;
(3)政治体系得低效率, 它无法实现人们得利益。

六、 实现政治合法性得途径 1、 建立政治共识:
2、 宪政建设 3、 提高政治体系得效率 七、 “治理”得含义 治理就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得综合性得政治行动。这一概念具 有如下儿个要素:
1、 治理得目得就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 2、 治理具有公共性,其对象就是公共事务 3、 治理就是一种综合性得政治行动 八、 “善治”得精神 1、 契约观念,契约观念得要素:
第一,自愿;
第二,一致同意;
第三,责任性;
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 效率精神,包括得内涵:
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得成本与效果得比较;

第二,制度效率;
第三,回应性。

九、 善治模式得特征:
1、善治模式得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得强制力量来实现。

2、 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得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得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 调国家与社会得依赖关系。

3、 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得参与。

4、 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得多元化。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一、政治参与得涵义与特征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得构成、 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政策过程得行为。

政治参与得基本特征:
(1) (2)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得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就是公民对于国家得权利、义务与责任关 从政治参与得主体来瞧, 从政治参与得本质上瞧, 系; (3) 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得活动,而 从政治参与得外延来瞧, 不包括非法得行为;

(4)从政治参与得目标与对象来瞧,它不只就是囿于政府决策,而就是包括所有 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得公共政治生活。

二、 政治参与得主要方式 1、 政治投票 2、 政治结社 3、 政治表达 4、 政治接触 5、 政治冷漠 三、 政治参与得作用 1、 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2、 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 3、 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选举与选举制度得概念 1、 选举:选举就是指国家或其她政治组织依照一定得程序与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 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得一种政治过程。

2、 选举制度:选举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得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 国家公职人员得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得总称。

五、选举得基本原则 1、 普遍选举原则 2、 平等选举原则 3、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原则 4、 秘密投票原则 计算选票方法:
(1) 多数代表制 (2) 比例代表制 六、 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政治监督指得就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 得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得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 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指得就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与公民个人依据宪 法与法律赋予得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 体进行得监督。

七、 社会监督得途径 1、 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就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 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得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就是一种自 下而上得、“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得直接监督。

2、 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与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与公职人员得监督。

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得监督。

3、 舆论监督,这就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采取多种形式,表达与传导有一定倾 向得议论、意见及瞧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得矫正与制约。

八、 社会监督得功能 1、 社会监督得预防功能 2、 社会监督得矫正功能 3、 社会监督得惩戒功能 4、 社会监督得保健功能 5、 社会监督得教育功能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 政治文化得含义 政治文化就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得相对稳定得对于生活其中得政治体系与所承担政治 角色得认知、情感与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得主观 要素。

二、 政治文化得构成 1、 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 2、 体系文化、过程文化与政策文化。

三、 政治文化得功能 1、 影响社会政治体系 2、 影响人们得政治行为 3、 响社会得政治发展 四、 政治意识形态得含义 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得信念体系,一种指导与激发政治行为得综合性得思想 观念。

五、 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1、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原则;
自由原则;
理性原则;
平等原则;
宽容原则;
同意原则;
宪 政主义原则 2、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得基本思想要素:传统观;
实用主义;
人性论;
社会有机论;
等级观念;
权威 观念;
财产观念。

3、 社会主义 4、 第三条道路 六、 1、 2、 3、 七、 政治社会化 儿童时期得政治社会化 青年时期得政治社会化 成年时期得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得途径 1、家庭, 2、 3、 4、 5、 学校 大众传播工具 社会政治组织 政治符号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一、 政治发展得含义 政治发展主要就是指当代政治得现代化问题,尤其就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得现代化问 题 二、 政治发展得方式 1、 政治革命 2、 政治改革 三、 政治发展得类型与模式 1、 早期现代化国家得政治发展 2、 后期现代化国家得政治发展 、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得原因 1、 现代化过程中得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 新旧价值观念得冲突 3、 人们得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得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 政府得执行危机 5、 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得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得不稳定 因素。

五、 政治制度化 政治制度化就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得过程。政治制度化就是实现 政治稳定得根本途径。

六、 现代政治文明得基本原则 1、 2、 3、 4、 秩序原则 自巾原则 平等原则 宽容与理性精神 七、 宪政建设:政治文明得基本路径 宪政主要就是通过宪法与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得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一概念具有 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宪政必须以宪法为前提;

第二,宪政得核心就是民主政治;

第三,宪政以限制政府、保障公民得权利为目得。

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得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扩大公民基本权利得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得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得权利保 障网络;

第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得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 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得主要渠道与场所;

第三,实现党得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得统一;

第四,坚持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多党合作制度。

八、 全球化得内涵 全球化,它就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与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得全方位得沟通、 联系、相互影响得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1、 技术革命提供了全球化得物质基础;

2、 跨国公司就是推动全球化得重要主体;

3、 各国得制度变革推动着全球化日益深入。

九、 全球化对国家政治得影响 1、 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得制约:
2、 全球化对政府得治理提出了更高得要求;

3、 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得民主化;

4、 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得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一、 民主得含义 民主就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 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得决策过程。

二、 民主观念得变革 1、 民主得意义与“人民”得地位与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 民主得范围:“有限得”或“自由得”民主取代了 “无限得”或“极端得”民主 3、 民主得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 主,, 4、 民主得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与“个人独立“ 三、 现代民主理论模式 1、 直接参与民主理论 2、 代议制民主理论 3、 精英民主理论 4、 多元民主理论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得价值在于“自治”、“平等”、“权威”。

经验主义途径认为民主得价值在于:(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得与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 得长治久安。(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得幸福。(3)民主制度就是到目前为止所 有可能得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得一种制度。

五、民主可能得缺陷 1、 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与专制”, 2、 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3、 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六、 民主应有得限度 1、 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2、 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3、 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得暴政为限度 七、 民主化得含义 民主化就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与推行现代民 主宪政得过程C 八、 民主化得三次浪潮 1、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

2、 第二波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3、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

九、 民主与平转变得一般条件 1、 经济市场化 2、 文化世俗化 3、 政治文明化 4、 政治领导人与执政党开明化 四、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传统得中国被认为就是一个高度 政治化 得社会。

2.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就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就是一种规范 性得道德。

3. “政治”概念得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得 奴隶 社会时期。

4.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得—社会关系 o 5.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民众主义 得自下而上得集权式得政治 发展策略。

6. 儒家与法家得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王道与 霸道 。

7. 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得核心就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得好人统治,这就 是“人治”社会得政治设计思路。

8. 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就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得奠基人。

9. 使神学与政治理论分家得就是意大利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o 10. 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 涉己 行为与 涉她 行为。

11. 利益 得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得特性,形成了公 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存在得基础。

12. 公共权力 指得就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得制约能力与力量。

13. 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与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就是分—私有制 与工得产物。

15. 政府以—法律制度 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得普遍 强制力。

16. 国家得产生以 政府 得形成为组织标志。

17.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与复合制。

18.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与社会提供服务就是国家与政府得 合法性 唯一 来源。

19. 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得领导地位,就是执政党,而其她政党就是 参政党 。

20. —中华全国总工会 就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

21. 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得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 一党居优制 与多党制。

22. 在西方 市民社会 ,就是伴随着自给自足得自然经济得衰落、自治城市得兴 起、社会角色得日益多元化与生活方式得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得。

23. 政治秩序就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得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得概念。

24. 古代社会治理得核心理念就是—统治 o 25. 政治秩序并不要求预测人们得行为,它更多地关注人们之间得—合作 行为。

28. 现代意义得政治参与思想就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 人民权利 得思 想。

29. 从政治参与得主体来瞧,政治参与就是 普通公民 得政治行为。

30.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得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 政治言论 o 31.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对于 政治事务 得参与。

32. 宪政 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与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 目中得政治正义观念。

33. 根据马克思得理解,意识形态指得就是 统治阶级 得思想观念。

34. 阿尔蒙德与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 政治文化 研究提供了 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35. 根据系统分析得理论与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 与 公共政策 三个方面。

36. 卡尔•波普与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 法西斯主义 得分析,认为意识形态 就是一种“封闭得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

37. 一般而言,政治发展得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与政治改革。

38. 早期现代化国家得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 福利化 三个阶段。

39. 现代政治文明得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 与 宽容与理性 精神o 40. 全球化得内容以 经济 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41. 精英民主 理论被视为民主研充得现代学派。

42. 英国革命确立了 议会政治 得民主模式。

43. 理想主义途径就是民主得 政治哲学 研究得基本思路。

44. 具有现代化与 民主意识 得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得存在,对于民主得与平转 变具有重要意义。

45.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 与法国革命。

二、选择题 1.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得作者就是(A)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西塞罗 2. 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得代表人物得就是(B ) A孔子B韩非C庄子D荀子 3. 中国古代得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 ),即政治权力得获取、保持与运用。

A法B势C术D权 4. 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得方法有(ABCD)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 5. 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O 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兖D政治法律研究 6.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得最高形式就就是(D)。

A城市B城邦C法律D国家 7.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得主题就是关于(ABC)o A城市国家得观念B城邦得理论C世界国家论D直接民主理论 8.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得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得自上而下得相对分权主 义得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本主义C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 9. ( C )方案就是“法治”社会得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B理想主义C现实主义D经验主义 10. 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得(C )就是积极得权力作用方式。

A说服方式B命令方式C奖酬方式D规范方式 11. ( ABCD )就是政治权力得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 12. 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得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得范围与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得 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D )得观点最具代表性。

A叔本华B黑格尔C康德D哈贝马斯 13. 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得就是(ABCD )与居住等权利。

A受教育权利B健康C选择职业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14. “守夜人”得小政府阶段政府得职能主要就是(ABCD) A保护社会成员得财产安全 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与公共设施 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保护社会成员得人身安全 15. 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BCD) 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 16. 纵观各国得宪法,以下得(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得法律必须就是良法 0法律而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得权力必须由宪法与法律授予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A)制就是奴隶制与封建制国家得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B贵族C二元君主制D寡头制 18. 当今世界,(ABD)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B中国C德国D日本 19. 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BCD) 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 20. 欧美得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与党等都属于(A )政党。

A核心会议型B精英型C支部型D代表性 21.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得非常规方式有(ABCD )o A合法示威抗议B政变C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22. 政治社团发挥功能与作用得途径主要有(ABCD)等。

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与议会党团 23. 中国当前最重要得政治社团就是(BCD )o A农民组织B青年组织C工会D妇女组织 24. 社会主义将(D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民主法治B三权分立C依法治国D议行合一 25. 善治即良好得治理,它就是(A )所应追求得目标。

A治理B民主C法制D法治 26. 善治则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 )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 得管理。

A确立认同与共同得目标B合作C伙伴关系D协商 27. 治理方法得单一从根本上说就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 )精神得结果。

A法制B法治C民主D平等协商 28. 社会主义将(D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司法独立B三权分立C党得领导D议行合一 29. 自上而下得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ABCD )等。

A司法监督B行政监督C立法监督D政党监督 30.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得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 )则就是最根本得民 主途径。

A监督B选举C弹劾D罢免 31. -般来讲,(A )只有在民主社会与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与实现。

A社会监督B政治监督C以权力制约权力得监督D政府监督 32. (ABC)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 33. 新闻舆论得监督方式主要有(ABC )等舆论形式。

A调查B报道C评论D批评 34. 特定得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得政治(8D),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 要得政治文化得传播作用。

A凝聚意义B代表意义C表现意义D象征意义 35. 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得一套(ABC ) A政治态度B政治信仰C政治感情D政治观念 36. 克林顿与布莱尔政府所倡导得“第三条道路”宣称就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 立一种新得结构,并把(ABC )作为其基础。

A机会平等B个人责任C公民与社区动员D自治 37. 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得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

A代议制B民主制C法治D法制 38. 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ABCD )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B大众传媒C政治实践D政治活动 39. (A)就是西方国家得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B福利社会主义C社群主义D “第三条道路 40. 从广义上瞧,政治文明主要就是指公共领域里得(BCD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得普遍 合作。

A政治稳定B政治一致C政治秩序D政治共识 41.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得(A )过程。

A现代化B民主化C法治化D法制化 42. 渐进一妥协式得发展道路,以(C )为典型。

A德国B美国C英国D法国 43. (D)就是实现政治稳定得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B共同富裕C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 44. 宪政得核心就是(D )o A形成公民社会B依法治国C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 45.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得价值在于(ABC )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46. 从历史与理论发展逻辑来说,(C )民主理论就是民主理论最早与最典型得形态。

A. 自由B.代议制C.直接参与D.间接参与 47.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得方式就是(CD )o A暴力革命B军事战争C妥协D选举 48. ( B )就是天生得民主派。

A.工人阶级B。中产阶级C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 49. 民主得限度包括(ACD )o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得暴政为限度 B.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 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50. 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得进程就是在(B )o A. 19世纪 B. 20世纪C. 19世纪末D. 18世纪末 三、名词解释 1、 政治:就是人们在特定得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与维护特 定阶级得社会利益要求,处理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得社会关系。

2、 行为主义:就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得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 可量化得数据展开研究得观点。

3、 公共利益:就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得统称,它就是全体社会 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得总体意志与要求得表达,就是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上升到 全社会范围内得利益意志得表现。

4、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就是种政治能力,也就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得就是一种 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得关系。

5、 政治权利:就是根据宪法、法律得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得权利。

6、 国家:就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得阶级为了维护与实现自己得阶级利益,按照区域 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得,以暴力为后盾得政治统治与管理组织。

7、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她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得政治团体。

8、 政治社团:就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得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 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与政府决策得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得行业协会、 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9、 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就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与社会政治主张得人们,为 了维护自己得利益与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为得政治性团体。

10、 政治秩序:就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得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得一种 状态。

11、 政治合法性:就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得政治秩序得合理性,其核心 观念就是人们对政治合作得理解。

12、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得构成、 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政策过程得行为。

13、 政治监督:指得就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 负职权得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得各种活动,包括 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4、政治文化:就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得相对稳定得对于生活其中得政治体系与所承担 政治角色得认知、情感与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得 主观要素。

15、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得信念体系,一种指导与激发政治行为得综合性 得思想观念。

16、 政治革命:就是以阶级为主体以暴力为特征得对旧得政治秩序得根本颠覆。

17、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得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得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 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得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得改进,调节政治关 系,以巩固与完善政治统治得过程。

18、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与行为方式上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与社会有效制 约得政府。

19、民主化:就是指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与推行 现代民主宪政得过程。

20、民主:就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 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得决策过程。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得基本内容就是什么? (1) 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得社会关系;

(2) 政治就是经济得集中体现;

(3) 政治得根本问题就是政治权力,也就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 政治就是有规律得社会现象,就是科学,也就是艺术。

2、 什么就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得含义? 政治就是人们在特定得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与维护特定阶级 与社会利益要求,处理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得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得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并 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得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 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与协调得社会利益要求与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 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得利益关系这--社会关系得本质出 发,揭示政治得含义,这就在人们得基本需求得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得深刻性。

3、 儒、法、道、墨政治学说得主要内容就是什么?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与“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仁政”,主张为 政以德,修己治人,艮L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 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得政治观,主张以明 令显法与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与法家得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王道”与“霸道气 (3) 道家得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得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与社会矛盾来维持统 4、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得角度瞧,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得学问,即把天地、 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得 综合研究。

(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得儒家思想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 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 从具体得研究角度与成果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与 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
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
重民养民教民思想;
德刑兼重; 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
忠孝观念,三纲五常;
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得尊卑观念; 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o 权威性;

支配性,:
强制性;

扩张性;

排她性。

5、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 (2) (3) (4) (5) 6、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 自由权,各国宪法与法律所规定得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 方面。

(2) 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就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得 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得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得责任。此 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得平等,尤其就是一人一票得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 等。

(3)民主权,各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得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得参政权上。参政 权就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得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与罢免权。

7、 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 (1) 人民主权原则;

(2) 权力制约原则;

(3) 法治原则。

8、 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就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得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 得来源与归属得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得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 得建立应该经人民得同意,国家机关得权力应该受人民得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得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 人民全体得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得利益时,权力才能给 予国家。因此,权力总就是归属于人民,总就是服务于人民。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 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得整体利益与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 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得权利与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得委托 表现为国家机关得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得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 公民享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广泛得权利与自由,这就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得重要 途径。

9、法治原则得具体要求就是什么?(亦可出题为: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纵观各国得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宪法就是国家得最高法律,其她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 织与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得活动原则;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国家制定得法律必须就是良法;

第四,各国家机关得权力必须由宪法与法律授予;

第五,司法独立。

10、 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与利益集团得特性就是什么? (1) 政党得H标就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 政党就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得较为稳定得组织机构;

(3) 政党对政府政策得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得关注;

(4) 政党以一定程度得共同政治偏好与意识形态为基础。

11、 政治社团具有哪些一般性特征?(或政治社团得特征就是什么?) (1)政治社团就是利益与目标较为单一具体得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就是社会成员 按照特定规则形成得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就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得政 治组织;

(4)政治社团就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2、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得条件有哪些?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得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就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 度化得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得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得政府。

13、 善治得精神就是什么? (1) 契约观念,契约观念得要素:第一,自愿;
第二,一致同意;
第三,责任性;
第 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 效率精神,包括得内涵:第一,管理效率;
第二,制度效率;
第三,回应性。

14、 统治模式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 (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 治理方法单一。

15、 政治参与得作用就是什么? (1) 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2) 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得 力量;

(3) 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就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得过程,它有助 于使社会利益分配得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得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16、 现代国家得选举原则就是什么? (1) 普遍选举原则;

(2) 平等选举原则;

(3)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原则;

(4) 秘密投票原则。

17、 政治选举得意义就是什么? (1) 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得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得转移 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 径。

(3) 政治选举就是促进民意得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得重要手段。

(4) 政治选举还就是缓与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得重要措施。

18、 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1)现代化过程中得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o(2)新旧价值观念得冲突。(3) 人们得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得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得执行危机。(5)此 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得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得不稳定因素。

19、 现代政治文明得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1) 秩序原则;
(3分) (2) 自由原则;
(3分) (3) 平等原则;
(2分) (4) 宽容与理性精神。(2分) 20、 民主得价值就是什么? 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得研究与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得与经验主 义得。前者带有哲学研究得特点,后者具有历史与社会学研究得特点。

理想主义途径就是民主得政治哲学研究得基本思路。传统得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得首 要价值在于“自治”。

民主得笫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 提倡所有得职位与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与管理得权力。

民主得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民主 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性。

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得现实主义思路。

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她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得最大优势在于: (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得与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得长治久安。

(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得幸福。

总之,民主制度就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得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得一种制度。民主制度 得价值主要体现为:它就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就是少数人得制度,因而,民主政府就是 “最能使社会繁荣得政府”;
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得程序与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 对抗得突发性与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得可能性;
它以多数人得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得 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得与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与消除由于政权更迭与政策变动而引 起得社会动荡。

(本题答题时只需答出划线得内容) 21、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得中产阶级,这就是民主得基础之一。中产阶级就是天生 得民主派。她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
主张合作双赢,反对您死我活;
倾向中道温与,反对 极端与突变等。她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就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得就是教育水平得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得发展。公 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得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得蛊惑, 这有利于民主政治得成长。

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 自我意识与个人权力观念得形成,就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得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 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五、论述 1、试评述历史上得具有代表性得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案要点:
(1) 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就是一种规范性得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 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得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辩与抽象得 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得本质。

(2) 认为政治就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得体现与外化;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 治观。这样得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

(3) 认为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得活动,对于政治含义得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 治观。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得价值与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得实际动因, 因此,对于政治本质得把握就是不深刻与不全面得。

(4) 认为政治就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瞧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在西方,有许多政 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得角度来探讨与阐述政治得含义。

(5) 认为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得权威性分配得决策活动。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 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得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也具有片面性。

(展开论述见教材10—12页) 2、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得意义。

(1)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得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 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得时候,就需要对“公权”与“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 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 据与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与利用。

(2)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得保障。在公共利益与个 人利益不一致得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得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得目得, 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得私利目得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得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 害。如果对“公权”与“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 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得损害。

(3)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得侵犯。从理论上对 “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 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得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 其界限而产生得对“私权”得侵害。

(4)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得基础。对“公权”与“私 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得范围 有所限制,权力得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与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就是对社会秩 序得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得滥用就是社会动荡得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 得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就是社会秩序稳定得基础。

(划线部分为要点,下同) 3、 试述政治社团得功能。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得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得功能、提 供情报得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1) 政治社团得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 征性或表示性得权益。

(2) 政治社团得意识形态功能就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与形成其成员共同得政治信念 与信仰。政治社团得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与聚集成员, 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

(3) 政治社团提供信息得功能就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 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她具体问题得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 效动员本社团成员与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 报得数量与质量。政治社团提供信息得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得作用中发挥得最为 突出。中国共青团、工会、妇联最主要得功能之一就就是上传下达,一方面把本社团成员得 想法与利益要求上传给党与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把党与国家机关得政策意图传达给本社团 成员。

(4) 政治社团得工具性功能就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5) 政治社团得经济性功能就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得作用。

政治社团得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6)政治社团得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与获得政治文化与政治 技能。政治社团就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得重要媒介与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 社团得活动与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得规则与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得 政治价值与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4、 试述善治模式得特征。

答案要点:
(1) 善治模式得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得强制力量来实现;

(2) 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得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得明确界限,并且 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得依赖关系;

(3) 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得参与;

(4) 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得多元化。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 详细论述如下:
善治模式得特征:
第一,善治模式得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得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 公共权力中心得唯一性被默认为就是一个不可更迭得原则,但就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 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得、私人得)只有得到公众得认可,才可以成 为公共权力得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她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就 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得关系,而就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得新型关系。

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得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得明确界限,并且 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得依赖关系。统治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关联得对象就是一种 二元对立式得国家与民众。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得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与第三领域得治理(如公司治理、社区治理) 并不就是一个封闭得系统,它们与政府得治理有着密切得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 它独自承担得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与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 担越来越多得原先由国家承担得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得界限便 口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得未分化有着本质得区别,当代社 会得模糊说明利益整合与聚合得程度,其前提就是在社会利益得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 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得模糊却就是在社会利益得分化程度非常低得情况下发生得。

第三,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得参与。统治得权力运行方 向就是自上而下得,它运用政府得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与实施政策,对社会 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得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主要通 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与共同得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得管理。善治得实 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与认同之上得合作。它所拥有得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 得权威,而就是合作网络得权威,其权力向度就是多元得、相互得,而不就是单一得与自上 而下得。善治组织得产生不就是来自于授权,而就是来自于协商,就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 得。组织内部得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得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 得民主协商,成员得意见能够得到充分得表达,具有非常灵活得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 体现公开、公平与公正。

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得多元化。统治得典型模式就是运用发号施令 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得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得权力,在公共事务得管理 中,还存在着其她得管理方法与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得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得良好 管理。行为主义就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得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 量化得数据展开研究得观点。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与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得研究对象;
其二, 注重政治研究形式与手段得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其三,强 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得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就是经验性与描述性得;
其 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得科学态度与方法得到公正得结论;
其五, 吸收大量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 得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得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得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 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其六,规定自己得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得“应然”,而 在于政治得“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瞧,怎样进行统治与权 力分配,而不就是阐明统治为何就是合理得。

5、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得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就是自巾主义得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 得就是人类个体,而不就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C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得道德意义,而且 具有独特得特性。自由得目标就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得判断尽其所能地 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得利益与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得原则,给 每个人以同样得机会做出她们自己得道德决定;
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得发展,不仅要排除 人类活动得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得干涉,而任其个人得本能自由发展 与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就是自由主义得核心价值c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 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得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 己得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得自由可能会威胁她人得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 下得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就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 受与其她所有人一致得自由。

(3) 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得结构,凭借人得理性能力与严格审 慎得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得判断,即 对个人最为有利得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得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 过争论与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与战争。

(4) 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得道德价值性。

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就是对于“法律得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政 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与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 样得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得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 每个人以同样得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得机会去实现她们不平等得潜 能。所以,自由主义支持“知识精英”得原则,认为那就是对天才加勤奋这一事实得认可。

(5) 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得人说话或行动)不 仅就是个人自由得保障,也就是社会强大得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与政治 多样化得体现,就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得条件与标志。它确保所有得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 得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与智力得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 与利益之间存在着--种平衡与自然与谐得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得观念大打折 扣。

(6) 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与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 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得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与民主制。

同样,社会组织与机构也就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得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得。所以,权威,无 论就是政府得权威,还就是社会组织得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 础。这种认识使自由主义拥护民主,但它所坚持得自由原则又使它对民主持一种审慎得态度。

在自由主义瞧来,民主就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得手段与制度保障。自由主义还 认为,“民主得最大危险来自于多数得无限权威”一一“多数得暴政”,因此,民主政治实 行多数原则得同时,还必须实行保护少数得原则。为了防止民主偏离正轨而走上专制得道路, 自由主义者主张为民主设防,给民主以限制。

(7) 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就是社会秩序与稳定得保护者,但就是, 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得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 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 得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与个人得关系等等,就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得基本途径。

6、试述政治社会化得途径。

(1)家庭,家庭就是政治社会化得笫一个途径。儿童时代得经历与影响对一个人--生得 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就是一个人最初得、影响最为直接得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 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她们对世界、对社会得瞧法,对政治体系得态度,对政治 事件得评价以及她们得政治价值观与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 其初步学习与了解外部政治生活。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就是父母亲对待事物得态 度与意见影响着子女得态度与意见。

(2) 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得专门化得学习与训练场所,因而,就是传播文 化得专门机构,就是系统化强有力得社会化途径c在学校生活中,学生_方面通过接受专门 得文化知识与系统得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得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与老师 得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

(3) 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就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 化得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得政治意识方面,而旦在改造政治文化、 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 方式:(1)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得关注,以增强公众政 治认知。(2)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与政治感情。大众传播工具 不仅就是信息沟通得桥梁,而且就是改造政治文化得工具。一种新政治文化要上升成为社会 得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得大众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 治文化得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得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 政党、国家机关等,也 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 织与机构中,政党就是 众得政治态度;
通过发 来实现其成员与拥护者 (5)政治符号, [就是政治社会化得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得主张与信仰, 种有组织得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得传播。在所有得政治组 最重要得社会化途径。它通过宣传党得纲领、政策主张,影响社会大 展新成员,使她们在党组织中受到社会化得培训;
通过党得各项活动, ,得政治参与° 协定得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得肖像等等,在 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彳与 卜政治象征意义与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得政治 文化得传播作用. 此外,教会、工作场所与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得功能, 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得功能。

7、 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得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得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扩大公民基本权利得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得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得权利保 障网络;

第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得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 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得主要渠道与场所;

第三,实现党得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得统一;

第四,坚持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多党合作制度。

(展开论述见教材256-258页) 8、 试述民主与平转变得基本条件。

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政治发展得现实显示,民主得与平转变需要具备 以下基本条件:
1、 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得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 实行高度控制得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得国家,保障政治自由得民主宪政不可 能得到成长。

2、 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与证明自己得 “正统”,而把其她持有不同信念得人视为“异教狂徒”得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 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得“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 相见、崇尚武力得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
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与反对派以出路”得 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与平手段得到实现。

4、 政治领导人与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具有现代化 与民主意识得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得存在,对于民主得与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