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创新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质量创新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作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决定,这是市委市政府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审时度势加快推进“2365”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转型、创新是时代主题,更是发展所需、形势所迫。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理论大师朱兰博士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趋紧,发展进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GDP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注重质量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生态效益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正确取向,质量创新是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必须“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也就是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提质、增效、升级”,其核心就是要应用现代科技、工艺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高质量水平,扩大出口贸易并控制污染、降低能耗,促进科技产业化,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河南考察时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现代农业,在强化质量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技术服务等推动质量创新手段,持之以恒推进产品、工程、环境、服务质量提升,才能加快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优化质量创新环境

政府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调整关系、分配资源、引领科技进步创新等导向作用,首先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服务和质量监管必须求新求优,用追求卓越的质量观念推动各项工作,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布局中引入大质量观念,才能促进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的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优化、各项事务管理质量的提升。

质量兴市、质量兴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质量提升作出的重大部署,把质量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质量强市工作纳入市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引导质量创新。各级、各部门应按照“绿色XX、质量强市”的总要求,切实议质量、抓质量、提质量、用质量,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强县(区)、强业、强企工作,加快质量提升促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步伐。

二、实施标准引领战略,抢占产业转型发展高地

标准对质量提升起着无以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转型创新,必须标准先行。企业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发展理念的调整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发挥企业质量创新、转型发展的主体作用,运用标准化手段,大力推进企业质量创新。

一是大力推动企业实质性参与标准的制修订。推动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及标准转化、应用工作,是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争取标准话语权、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载体。目前,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在我市五粮液集团公司,五粮液、天原、丝丽雅、中核建中、惊雷科技等市内企业主导或作为唯一起草单位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有5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有30余项,发布实施区域性地方标准有41项。应编制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和标准制修订规划,进一步推动我市酒类食品、化工、化纤、机械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企业把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争取标准化试点项目,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在多行业、多领域争取标准话语权。

二是大力推进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工作。结合我市产业、产品状况,有针对性制订采标重点产品目录,推动企业实质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块状产业以联盟标准形式采标,促进全市总体质量水平有效提升,推进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打通市场通道。

三是推广联盟标准引导行业转型升级。联盟标准是指块状产业内行业协会或企业自愿结盟发起,共同制定并承诺执行的标准。目的是以标准为纽带,促进各企业变分散发展为整体发展,变分散竞争为抱团竞争。我市已于2012年出台了《XX市企业联盟标准管理办法》,但尚无联盟标准发布实施。应着力推动块状产业加快制定并实施联盟标准,建立一批严于国际或国家、行业标准的“高端技术”,有效提升准入门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使业内企业实现“向前看”和“齐步走”,助推块状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四是全面推进服务标准化。应以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旅游、商贸、通讯、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网销网购等新兴服务业为重点,全面开展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比重。应加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档次,加快构建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区域中心城市。

五是加快普及农业标准化。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扩大出口率为目标,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围绕打造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加快我市茶叶、粮食、特色畜禽等标准化原料种植、养殖基地示范区(园)建设,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应广泛开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加快农业产业化、品牌化进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三、强化区域品牌带动,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构建“三个中心”、打造“六大基地”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培育过程,也是一个品牌集聚发展的过程。纵观世界经济大势,全球各领域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且集中体现为品牌的竞争。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世界知名名牌,产量不到同类产品3%的驰名世界的品牌产品,但销售额却占到50%左右。我市目前除获得国家质量奖的世界名酒五粮液外,有2个中国名牌、11件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地标保护产品、39件四川省著名商标、2个省政府质量奖、72个四川名牌和23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全市品牌数量走在了全省市州前列,但多数品牌的知名度还不高,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应进一步重视品牌培育壮大工作,加大“XX酒”、“XX早茶”、“南溪豆腐干”、天原、丝丽雅、惊雷科技等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的宣传、保护力度,协调将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产品优先列入本市及其他友好市地政府采购目录,扶持我市品牌企业向更“专、精、特、新”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应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以企建园,建设一批知名品牌示范区,培育和扶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以品牌为纽带,推动资源向品牌企业、产业集聚,催生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大企业、大集团的影响力和扩散效应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四、搭建质量公共服务平台,为转型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以打造川南检测技术高地为目标,着力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加大公共检测技术能力提升力度,围绕“六大基地”产业发展需要,以“精、深、优”为要求,全面提升相关产业、产品的原辅材料、成品质量检测能力与水平。加强涉及块状产业发展的检测能力建设,打造更专业、便捷、快速的检验检测平台,着力把国家酒检中心、省茶检中心、省豆制品检测中心、川南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省金属材料及制品检测中心、省竹制品检测中心、煤化工实验室等国、省质检中心和实验室建成集聚科技人才、激活创新资源的科技服务平台,改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涵,开展风险评估,破解技术壁垒,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成果转化、技术研发、科技投融资等公益特色服务,涵盖产业及企业创新发展链的各个关键节点,为企业创新、产业转型铺平坦途,利用技术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