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年轻人眼中的中国传统戏剧-京剧】 京剧有哪些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京剧的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因为京剧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国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京剧已逐渐被其他的娱乐所取代,我们所要谈到的就是京剧在现代人头脑中生活中究竟还有着怎样的概念和位置呢?  

  我曾经看到过一组这样的调查数据总共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做了个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00份,以下是我们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查表明,有76%的人认为现在的京剧存在危机。有14%的人认为京剧随着社会发展有可能消亡,只有33%的人则认为京剧应该振兴。在被调查人群中,58%的人认为京剧慢腾腾、没劲。说明京剧在现代年轻人心中的文化地位与以前全国上下热爱京剧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我们的国粹——京剧,曾经风靡全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我分析了一下,并且最近电视访谈中采访的有关人士的记录,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1、首先,环境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1 随着改革开放,国门对外敞开,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向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其中也包括国粹——京剧。京剧面临着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这样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现代年轻人可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可选择的娱乐活动就多了。    

2 不仅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现代年轻人的选择,而且现代年轻人身边的小环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被调查人群中,54%的人回答家里有爱好京剧的人,而这里的家里人主要以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为主。但是自己身边的这些年轻的同龄人中的京剧爱好者“同事”“朋友”却分别只占了8%9%。所以说,即便有不少的年轻人即使对京剧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缺少一个与同龄人互相沟通、学习的环境。  

 2、其次,京剧文化是否与现代年轻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一致呢    

1),略懂京剧的人都知道,京剧是讲究唱、念、做、打,讲究内涵、韵味的。特别我国的京剧都传统的古装京剧为主,古装京剧中的唱词念白,都是半文半白的汉语,发音更近乎方言,唱词更是广泛借鉴诗词古文典故等!我们只感觉到每次看京剧的时候就听着依依呀呀的,要是方言再重些的那里面的唱词是基本听不懂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行当。没有一定历史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是看不出门道的。调查还表明:25%的年轻人在看京剧时,只注意服装和道具,29%的年轻人也许会注意些唱腔和作派,而注意故事情节的人所占比例竟高达46%。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京剧的了解甚少,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不明白的。所以说,故事情节是否新颖有趣决定着能否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与兴趣的第一要素。  

2我们还应当深入反思一个问题:如果说没有一定的京剧知识是年轻人接受京剧的最大障碍。那么,同为演唱,像韩国、日本、港台的歌手,在开演唱会时,同样是观众和歌手在语言上存在障碍。但是,演唱会仍然爆满,不管票价有多高仍然供不应求。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自身的体验表明:语言并不是交流的唯一途径。台上的演员会时时与观众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年轻人更需要互动、需要相互沟通的,而现在的京剧表演中就不具备这个特点。显得比较的古板缺少年轻人最需要那种活力!  

   

 3.京剧的盛衰与体制有关系。30年代是京剧的兴盛时期,那是一个自由竞争的时代。名家互相竞争,各使绝活儿,受益的是观众。可解放后的剧团陆续改造为靠国家养活,这样,大家都有饭吃了,剧团不再靠演出收入生存,变成了“大锅饭”。有人认为从解放到“文革”的17年中,是京剧的又一辉煌时期,那是因为大批的艺术家都健在,他们在自由竞争时代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因此有这些好角儿就保证了演出的艺术质量。文革过后,传统戏恢复,京剧又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很多演出都是一票难求。但后来,随着老艺术家纷纷谢世,京剧后继乏人。在被调查人群中,31%的同学都认为演员后继乏人是京剧存在危机的主要原因。在问卷“您喜欢(或听说过)的京剧演员(列三个)”一题中,高居榜首的是梅兰芳305票,而第二名于魁智却只有57票,这是多么强烈的落差啊!说明更多的现代年轻人在京剧演员认识上仅仅局限于梅兰芳一人。如今,谁也不愿意学戏,因为没用。自己学了,可别人都不会,总不能独唱一出戏吧?这需要大合作。而且一个剧团里人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呀。如今进剧团的毕业生,大都是尖子生,可他们进剧团后只能跑龙套。时间长了,在学校学会的东西也逐渐淡忘了,因为无法实践。演出分配也不合理,比如北京京剧院,一出戏下来主角和龙套都拿30元的演出费,这种分配合理吗?!但现实就是如此。京剧人能振奋吗?能有自信吗?如今的演出质量不高,别说不喜欢京剧的人,就是内行观众也不爱看了!所以剧场里也没什么人了。在调查中,只有12%的年轻人选择在剧院里看京剧。   

4.外界对京剧文化的宣传是很不够的26%的年轻人对京剧都是有所认为。27%的年轻人认为新的媒体正在冲击着京剧,使得现代年轻人接触京剧的机会也不多。电视是一个很好的媒介物,因为81%的年轻人会选择从电视获取京剧,所以可能通过各种电视节目是可以把京剧很好的向青少年推广的。    

这是经过初步了解了京剧在现代年轻人中文化生活中地位的现状并分析了现象产生的几点原因。   

    现在的京剧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传统的京剧还有一类就是京剧歌舞剧!当我们谈到京剧的时候。到底是传统的京剧会得到认可多,还是京剧歌舞剧的观众多呢?到底有哪些人在看京剧呢?就我身边的情况看来,现在喜欢京剧的大概有三种人。
    一种是上点年纪的人,大多喜欢传统京剧,对于新编京剧大多怀有一些质疑,但这些人由于年纪较大,他们一般不会决定未来京剧的发展方向。
    还有一种人,看京剧主要就是图一个乐子,这样的人,一般不是很懂京剧,只要热闹好看就行,他们一般比较喜欢花旦戏,丑戏和武戏,对于现在新出现的京剧歌舞剧也是颇有兴致,但这些人一般不会是文化艺术的忠实拥护者,一部肥皂剧就会迁走他们的视线,所以,他们也不会决定京剧的未来。
    再有,就是占有一定数量的青年观众他们看京剧追求的是京剧艺术的内在涵养,品读的是京剧中的历史沧桑,他们把京剧当作一种高雅的艺术门类,就像听古典音乐,看芭蕾舞一样,作为个人修养的必备。这些人大多追求京剧的原汁原味,所以,首先接触的就是传统京剧。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非常了解京剧艺术和历史,对于现代改编的京剧愿意接受但比较挑剔,总抱着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品评各种京剧改革,只有少量精品的现代京剧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些人,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是京剧繁荣的生力军,代表京剧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欣赏传统京剧需要一定的艺术和知识积累,猛然间看起来确实比较困难。所以,很多人主动放弃了了解京剧的努力。但是,现在出现的经过改良的京剧歌舞和新编京剧赢得了这些原本不懂京剧,又对古典艺术有向往的人的喜爱,所以现在我们更渴望京剧能够更通俗一点能把现代文化和我们传统的古典文化想结合,尽快让它复苏起来,活跃起来,希望京剧可让更多的现代年轻人能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接受,希望我们的国粹京剧!可以在浴火中重生,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发扬光大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可以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再创辉煌!
    来说京剧的主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整体更偏于民间!我们深信只要她返回民间,面向观众,就一定还会青春四射,万众瞩目。京剧的魅力无穷,中华戏曲艺术与中华民族一样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