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浅议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语文学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因此,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是以学科综合为基础,其学习目标是综合性的,不单独强调某门学科的目标和学科性质。如,以“奇妙的声音”指导学生综合学习,学习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有关物理知识的了解,也包括相关的声音作品、环保知识等不同学科类别的目标。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是学科的整合学习。单从命名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性”字便体现了这个意思。怎样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想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思考、探索,结合我执教《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感受,来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一、掌握课程目标掌握课程目标,这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与内容作了明确的说明,第一学段的学习范围是周围事物、自然、校园、社区活动,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要求是: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的学习范围是大自然、社会、语文活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要求是: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的学习范围是生活、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要求是: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第一学段这样的表述,既指出了这一目标的重点,又指出了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途径。它是起步阶段,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观察以及参加活动上下功夫,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段与第一学段相比有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1)提出“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2)增加建议书,建议信,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采访笔记等;
(3)提出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本学段还提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第三学段在范围、方法与能力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范围拓展到社会领域,在方法上,初步了解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在能力上,如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能力、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等。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十分明确、具体的。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其次,强调实践,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再次,体现自主,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明确并掌握课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当然,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程标准也只是提出一些列举性的建议,其阶段目标仍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语文教师留下很多的创新空间。二、明确编者意图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1~6年级的语文教材,目前有多种版本。但无论是哪种教材,都考虑到了这个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各种版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往往与各单元中的阅读课文相并列、照应,又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性学习编写的一个共同点,从总体上看,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循序渐进的规律排列。《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是第三学段集中编排、融课内外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整个综合性学习分两大板块──“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此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从要求看,前四项为必学内容,最后一项为选学内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感觉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特别投入,与以往的几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相比,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也显得更为丰厚,收益更多,收获更大。如果说《诗海拾贝》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6篇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实践主题的话,那么《与诗同行》这个板块,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编者有心,教者有意。语文教师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是做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容忽视的方面。否则,在组织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就有可能随意、盲目,达不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自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三、综合各种能力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把它列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学习内容、课程目的综合之外,还包括学习方式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听、说、写这“三合一”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确而富有意义的话题;
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一定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这种听、说、读、写不是独立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杂糅在一起,有机地交错进行。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和发展了语文水平。必须指出,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很多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但应当注意,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诗歌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举行诗歌朗诵会;
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四、注重活动过程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并不是单指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水平,而是提出一些学习活动及其要求,实际上主要指“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把这种过程纳入了目标体系,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当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过程也就是一种隐性的目标,有人称之为长远目标。专家提醒我们:“过程就是目标。”“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过程。”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每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效果的成败,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在搜集、整理了有关的诗歌之后,如何点燃他们创作诗歌的激情?我感觉,孩子们在“诗海拾贝”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了写诗的热情和冲动,很想亲自试一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种愿望,我先带领学生品析赏读“与诗同行”的内容——《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几个阅读材料,孩子们对这两篇儿童诗特别感兴趣),我还准备了一些好玩而富有情趣的诗歌,如:《云》、《风》、《雨滴》、傅天琳的《我是男子汉》,英国著名儿童诗人米尔恩的《小山上的风》等,让孩子们有选择地品读涵泳, 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其实生活就是诗。你可以写你喜欢的一物,表达你的喜爱之情,你也可以写生活一现象,一感受,一灵感,比写作文自由,抒发感情更直接。很自然,在与学生的聊一聊后,很容易地激发起学生写诗的欲望。然后,再给学生说说一些诗的故事,比如“给诗加腰”、“诗中的秋”等。学生逐渐明白了写诗并不可怕,写诗和读诗一样有方法,有时还要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大胆想象,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巧用比喻、妙用拟人等。五、发挥教师作用,重视活动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这是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特别要注意,教师教学用书通常也都有具体的安排,但不必完全搬用,用自己创意的设想更好。不要强求划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考虑,不能增加学生过重负担。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活动。有的教师什么都不管,或者什么都包办代替。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另外,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哪怕活动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给予引导,多一些关怀,更需要激发、激励,不要仅仅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展示了我教的上个年级的一个小组合编的小诗集。这本小诗集分门别类地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几十篇诗歌,以及小组内同学的“大作”,其间还穿插了一些诗歌创作的小故事。小诗集精美的封面、妙趣横生的插图、丰富的内容,就像一束火把,点燃了学生心中合编诗集的火苗,使它们快速、热烈地燃烧了起来。原来合作编本小诗集,这项活动是这样的简单易行,也这么的有趣!学生都深受感染,在我进行全班的展示之后意犹未尽,纷纷向我借阅。看着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两周的时间,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做诗集,内容可以自己定,有五个内容必须包括,分别是“书法作品:喜欢的诗一首或几首”、“给一诗配上一画”、“同名诗或同类诗或同人诗”、“小组每人作诗两首以上”、“活动总结一篇”。我还给学生承诺,在展示会上,大家一起评一评,哪本诗集材料最丰富,哪本诗集编排最有创意,获奖的小组集体加星。话音刚落,教室里群情激昂,各小组人马就立即行动起来。组长根据小组同学的特长,合理分配,有的收集诗歌材料 ,有的用漂亮的书法誊抄,有的根据诗意配上优美的插图,组员再各自献上自己的得意之作。有的小组还特别有创意,小诗集扉页配有前言——给读者的话,俏皮的话语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打开这本小诗集,诗集后还有卷后语,稚嫩的语言讲述着这本小诗集凝聚了全组同学的心血,令人感动不已。两周后,利用大课间,我把全班12个小组的小诗集进行了展示评比。这是同学们最兴奋的时刻,看着自己的劳动,变成一本本精美的小书,听着各组长的汇报讲解,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骄傲、自豪的神情。我也被他们的辛苦和负责精神所感动,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评价。同时我还把这些小诗集,作为校本教材精心地保存了下来。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强调学生的自主,从学生需要出发,在实践层面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共同分享了活动的快乐与成功。这样的活动,它们超越了语文学科的界限,和美术、书法等学科进行了整合,是对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检验与反应,可谓是“源于语文又高于语文”。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学习活动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只要我们充分明确这种学习活动的指导原则,掌握它的特征和指导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就一定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