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心得体会3篇] 小学数学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心得体会3篇 篇一 为期一天的学习让我有机会继续充实和完善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

新课程改革, 需要老师特别是课改引领者的创新与探索,更需要课改引领者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 后求知。

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

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预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的习惯, 主动发言的习惯, 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 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 课后复习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质疑问难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勤于动手、 团结协作的习惯, 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 学生本人是主体, 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 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 学生、 家长、 学校三方共同协作, 保持交流探讨, 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 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 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

所以在数学学习中, 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 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 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团结协作、 相互配合、 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要善于帮助别人, 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通过协作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思考问题、 验证事实、 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 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

本次数学课堂上两位老师都能做到这点, 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

对低段学生来说, 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 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

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 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 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

在数学学习中, 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 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 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改进行到今天, 我们面临了太多的改变:
教材变了, 教法变了„„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变?大家用同一个声音告诉我们:
读书, 读教育理论专著, 读教学研究书籍;

动笔, 写反思, 写读书笔记„„归纳起来就是“学了就有思路, 做了就有方法, 写了就有底蕴。

” 通过这次学习, 我收获了很多, 聆听不同花开的声音,坚定的向成功教育的彼岸迈进。

篇二 通过培训, 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 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 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

经过这培训, 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 不做旁观者, 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 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 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在今后的日子里, 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 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研究和探索教育、 教学规律, 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 做一个专家型、 学者型的教师, 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这样, 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 发明型、 创造型、 创新型” 的学生。

为了我们的教育, 为了我们的学生, 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 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 求知精神,协作能力, 加强平时的学习、 充电。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 水平高, 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同学们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 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

在社会的需求下, 计算机具有广阔前景, 它已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乃至家庭, 这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讲课中, 我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这种轰动的社会效应从而引发了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学时, 我先示范编辑一个表格, 再进行页面边框修饰, 用上艺术型时, 全班同学发出惊讶的声音, 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 再让学生编辑一份功课表,让他们对课程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的修饰, 给文字加上颜色等, 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赛, 看谁的速度最快和版面最美观, 通过多媒体网络的功能, 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

在这个过程中, 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这两者有机地结合会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在计算机教学中,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发现问题的多种解法,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

3、 重视学生思维变通性。

时代不断进步, 世界呼唤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软件推出的惊人的速度等,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不断探索、 创新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起指导、 启发, 达成共识的作用。

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不需面面俱到, 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

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

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 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

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做到了温故知新, 融会贯通, 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篇三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 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

包括数感、 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 推理能力、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等十项素质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将数学核心素养确定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直观想象、 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要综合上述核心素养, 将其体现在数学教学中,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发展。

一、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经验, 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如, 在教学平移与旋转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之后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在课件上展示图形平移的动态过程, 让学生进入直观形象思维过程中, 对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形成形象感知, 进而理解平移与旋转现象。

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简单图形, 让学生沿着竖直或水平方向移动, 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 让学生对抽象知识进行形象思考, 进而掌握抽象知识的本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逐步掌握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进行知识迁移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将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融入到新课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自主获取知识经验, 提高归纳、 总结、 类比、 知识迁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 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 探讨, 培养小组成员创新思维意识、 发散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内容时, 教师可提出趣味性、 思考性的问题:
熊大和熊二路过三块果园, 熊大问熊二, 你能算出哪个果园面积最大, 我就给你买果子吃。

这三块果园分别为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宽为4m、3m,正方形的边长为 4m, 平行四边形的长、 宽、 高为 5m、4m、 3m。

请同学们帮助熊二算一下哪块果园面积最大? 教师将学生分成 3-4 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 共同探讨问题。

之后, 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并利用课件引入本堂课的授课内容,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理计算过程, 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避免学生混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能够让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总而言之, 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和认知学习规律, 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数学抽象、 创新意识以及其他思想品质和能力,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篇四 11 月 28 日, 我参加了在峪山镇中心小学举行的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为主题的襄东片小学数学联校教研活动。

这次教研活动我获益匪浅, 活动既有名师现场示范课的展示, 及专家和各校代表当场的精彩点评, 又有王鹄主任针对主题的精彩阐述。

两位名师的示范课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及巧妙的教学设计和驾驭课堂的出色能力。

李秀琴老师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来了解、 体会, 如让学生自己收集标有百分数的物品, 课件展示老师收集的有关百分数的物品等。

也注重学生小组合作、 自我发现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多次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最后环节检测卡的运用, 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的同时, 李老师也没有忘记作为老师的另一项责任, 那就是育人, 在课堂教学中, 多次渗透德育教育, 如爱眼护眼、 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爱国教育等。

章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一课, 展示了他善于引导、 善于激发的能力, 章老师的语言特别具有感染力, 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步伐前进。

同时, 章老师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老师引导者的地位, 让学生通过猜测----操作验证-----汇报----再验证---汇报总结----巩固所得的结论这样的一系列活动,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但是,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再好的课总是有那么几点不如意的地方, 不过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避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这些不完美的地方。

篇五 xx月xx日, 我到七中去听课学习, 课题主旨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我听了两节数学课, 真的是感受颇深, 受益匪浅, 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

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我的点滴体会。

一、收获 1、 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 要来得直接。

2、 真实——课堂教学就应追求的境界 在我自己教学教研中总是觉得雕琢, 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我的体会就比较深刻, 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就应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 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 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 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 然后在作课时, 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 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 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 多了几分虚假。

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 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 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 例如六年级的那节课, 在他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 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 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 很真实。

其次, 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3、 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 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 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透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 掌握技能。

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4、 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 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在她练习的设计中, 采用了层层递进、 小组合作, 并让学生进行质疑, 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十分好, 这就是一个亮点, 使这节课生辉。

二、自我反思 总之,听了两位教师的课,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 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我的很多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 必须要严格要求自我:
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

课后认真反思, 坚持写好教学后记;

多看书学习, 多做笔记, 不断提高自我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