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生态林业发展工作纪实_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2015年,我市紧紧围绕万亩林场工程,上演了一台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大戏”。这一年,我市大沽河、小青山、坡子、酸枣山、三合山5个新建万亩林场的造林补植和基础设施配套工作通过青岛验收,全市大林业框架基本形成;
这一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314公顷,占年度计划的102%,扩大特色产业优势,发展经济林1.2万余亩;
这一年,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共栽植花卉苗木200余万株,村庄绿化投资过亿元……。
        筑牢绿色屏障,生态发展成为共识
         一座城市,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方式,考量着地方决策者的智慧和眼光。“好的生态生活环境也是城市发展重要竞争力,要营造人人都要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作贡献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作为森林绿化大市,加快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步伐,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全市百万人民的共识。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拓宽思维,破旧立新,用新思路抓好植树造林常规工作,投资450万元对沿海防护林进行建设,实现造林面积0.8万亩;
投资220万元对荒山实施雨季专业队伍播种造林,造林面积达到1.2万亩。同时,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优势,在继续培育云山大樱桃、大泽山葡萄、旧店苹果、巴豆子核桃等优势品牌基础上,今年春天在山丘地区开发中低产田发展经济林1.2万余亩,特色经济林规模得到迅猛发展。另外,今年我市借助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利契机,加大对村庄的绿化力度,投入上亿元资金,栽植花卉苗木200余万株,全市城乡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电话民意调查中取得了全省第二、青岛市第一的好成绩。
        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掌控森林安全
        栽树容易管护难,很多人都记得,以前因重栽轻管而出现的“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怪现象。
        要把树栽好、管好,需要创新造林工作机制,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植树造林新政策、新举措。投入专项资金1050万元,在全市新建35处水灭火系统,每处辐射4300亩,工程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组织镇街对所有林区、林缘范围内的坟头、坟场均实施了药剂除草;
新建森林防火通道40公里;
增设森林防火语音提示器10处,开展走村入户大宣传活动,印制森林防火宣传单6万份,森林防火公益挂历5000张,发放给重点区域的农村家庭,提高自觉防火意识。
        另外,今年全市累计对美国白蛾、杨树舟蛾等重大食叶害虫防治作业面积78万亩次,在高标准完成飞防面积46万亩的基础上,无公害药剂防治28万亩次,人工物理防治6.5万亩次,生物防治0.7万亩次。平均有虫株率控制在5%以下,叶片保存率85%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完成了年度防控目标。
        山还是那道山,坡还是那道坡。因为有了树,昔日荒草丛生的山坡,如今显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新植的松树、刺槐等,使得坡坡岭岭顿增秀色,也为众多市民的登山之行增添了不少逸情雅趣。
用心干事,建设民生林业
        “用心一点,和不用心一点,完全不一样。”朴素的一句话,代表了林业人的心声。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于全市林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所有事业的落脚点都要落到为民谋福祉上。今年,市林业部门进一步创新思路,借助一切机遇发展民生林业,建成坡子万亩苗木基地及胶东海棠园、邵林苗圃、云山宋戈庄等500亩以上的大型苗圃20余个,引导其向精品林业和高端转化,形成辐射效应。其中坡子苗木基地8000多亩,基本涵盖了北方主要造林绿化品种,正在发展成为青岛市的“小沭阳”。同时重点培育青岛沃丰苑现代农林业有限公司、青岛亚玛迪森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6处青岛市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促其做大做强。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我市及时介入,开启“互联网+林业”新模式,引导林农开拓思路,组团经营,拓展网上经营新思路,涌现出不少网络林木销售大户,农民足不出户,可将苗木销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