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关于历史周期律论述的体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1945年7月4日,在延安的窑洞中,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问道“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胸有成竹地答到:“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的问题是警示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避免亡党亡国。毛泽东回答的关键词是民主,担心执政时间长了政府腐败堕落吗?那好,让人民来监督;
担心事业壮大后“干部人才渐见竭蹶”吗?那好,让人人负责,个个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有责任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则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民主,才是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选择。

黄炎培的问题是警示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避免亡党亡国。毛泽东回答的关键词是民主,担心执政时间长了政府腐败堕落吗?那好,让人民来监督;
担心事业壮大后“干部人才渐见竭蹶”吗?那好,让人人负责,个个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有责任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则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民主,才是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选择。

1944年春夏,抗日战争胜利在即,毛泽东读了郭沫若为纪念李自成大顺军起义失败300年而写作的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又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推荐的李健侯写的小说《永昌演义》,深深地思虑着这一段值得中国共产党人永远警觉的兴亡史。在陕北这块诞生过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的根据地里,抚今追昔,毛泽东感慨很多,他对李自成一生的是非成败有了更深地认识。毛泽东将《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必学文件,他告诫全党引为鉴戒,不要重犯“李自成式错误”——因胜利而骄傲,又因骄傲而腐败,再由腐败而亡国。我党要防止出现“李闯王”式的失败。延安时期,我党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倡导清正廉洁新风尚,对因恋爱逼婚未成枪杀陕北公学女学生刘茜的屡立战功的高级干部黄克功处以极刑;
对立下赫赫战功却贪污腐化的高级干部肖玉壁处以极刑。塑造了我党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形象,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中国最革命、最民主、最进步、最廉洁的地方。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未雨绸缪,及时地向全党敲响拒腐防变的警钟,他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为此,毛泽东还提出至今仍被中共领导人一再强调警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再次警告全党“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不能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在离开西柏坡,进京执掌全国政权前夕,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把进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称作“进京赶考”,接受人民的考试和历史的考验,郑重告诫全党要竭力避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式的致命错误——因为胜利而骄傲腐化,并最终导致在很短时间内“人亡政息”。毛泽东这些教导,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一个缩影。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抵窗远望,暗暗流泪。28岁的毛岸英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在这伟大时刻来临之际却流泪?毛泽东说:“在此时此刻我想起了1945年在延安窑洞中和黄炎培先生的一席对话,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从没有这样过的沉重。”胜利面前,伟人是警醒的。

建国后,1951年的“三反”运动与1952年的“五反”运动形成了建国初规模浩大的一场反腐败斗争。有23.8万人被开除党籍,对犯有严重贪污行为的罪犯,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判处无期徒刑的67人,判处死缓的9人,判处死刑的42人,特别是处决原天津地委和行政公署主要负责人刘青山、张子善的行动,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扶正祛邪的良好效果,也充分反映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所具有的高度的警觉性和巨大的决心与魄力。通过对腐败分子的严厉打击,有力抵制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清除了党内的一批腐败分子,教育了广大党员群众,纯洁了党的机体,树立了廉洁朴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当年,黄炎培从国民党八年抗战的所作所为,看出它终于要“忽焉”;
而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鱼水关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浡焉”的可能性及可持续性。封建君主尚时刻铭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道理,作为一个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的政党,更要警惕历史周期律,牢牢抓住党的宗旨,永葆党的本色,防患于未然,远离“忽焉”的危险区。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治乱离我们还太远,那么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巨变就离我们近得几乎窒息。殷鉴不远后事之师。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上台执掌政权不过几十年光景,竟然几乎在一夜之间便红旗落地,尤其如前苏联共产党栽进了万劫不复的亡党亡国的“建党88年·执政74年”恶魇怪圈,再一次显示了“历史周期律”的强大支配威力。

历史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很容易摔跟头的。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多次提出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这段对话,警示全党全国,“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执政党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必须进一步破解经受执政考验这一始终不能懈怠的永恒难题,有效应对“四大考验”,更好战胜“四大危险”。他告诫全党,“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对我们党,是一个善意的提醒,是一种警示的告诫,是一记长鸣的警钟,更是一种庄严的宣示。它直白地启示我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试金石,也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秘诀”。当年,毛泽东将民主执政,强化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做避免人亡政息、保持政权生机活力的“秘诀”。人民群众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对党的最大信任,也是对党的最大挑战。因此,我们要想永远不受“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就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以贯之地为人民谋取福祉,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才能保证我们党长盛不衰。

毋庸讳言,当前我们党员队伍中有个别害群之马,他们的丑行劣迹玷污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纯洁形象。党中央“打虎”“拍蝇”“猎狐”,高压反腐,大刀阔斧、颁规戒风、建章立制、猛药祛病,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得民心,催人奋进。一大批“老虎苍蝇”得到惩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初步形成,党与民心进一步握手,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我们几经艰难踬蹶,至今仍在体制上和机制上为实现民主、实现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而努力。民主执政模式或许无法彻底消除腐败这个毒瘤,但它一定能把它控制在一个较轻的程度。当代世界各国中,凡是民主制度实行得比较好的,腐败问题就比较少,反之,就比较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民主执政模式又是解决权力更替的最好办法。这就是历史上王朝兴亡周期律给我们的最大昭示。要跳出周期律,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的民主政治——释放人民的生产能力推动发展;
借助人民的监督热情遏制腐败;
依靠人民的创新实干提高能力——用总书记习近平的话来说,就是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依靠人民,发扬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中华民族才能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