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扶贫 浅谈我县如何做好文化扶贫

浅谈我县如何做好文化扶贫  

             永善县纪委办公室   

 

近年来,我县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着眼于发展,着眼于解决相对贫困,整体上推进农村社会向小康迈进,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部分农民仍存在文化水平低,农村精神文化落后状态。我们应当把文化扶贫工程作为扶贫工程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不断提高认识,真正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切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鼓励创新,扩大队伍,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推动农村文化向纵深发展。为了确保我县文化扶贫工程能够更好地实施和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中央关于农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应及时调整农村文化工作对策,重视文化科技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要制定各自的文化扶贫工程计划,明确扶贫目标、手段、途径、步骤、物质保障、监督检查,以至验收认定等等。增强文化扶贫工作的目的性、预见性、计划性和主动性。建议把文化扶贫工作列入领导的责任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筹集文化扶贫资金  

缺少资金是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可以采取多方筹措的办法:一是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文化扶贫工程的基金,用于发展文化事业。二是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在权力范围内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三是多渠道集资,依靠政府投入、富裕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办文化。四是开展以文补文括动,发展文化产业,开辟新的财源。  

三、实行举办主体的多样化  

现代农民既需要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艺体育活动,更需要致富的科学技术,因此农村文化要走出“唱唱跳跳”的小文化的圈子,建构集文化、教育、科技、娱乐、体育等丰富内涵的大文化。在大文化建设中,加快农村文化网络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村组有文化室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办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健全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乡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以文化户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文化网。对特困地区,实施文化供给。为了给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村民和特困地区的农民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当地政府要努力办好 “流动文化车”等行之有效的无偿的文化服务。鼓励县、乡、村企业办文化,鼓励文企联姻,活跃企业职工和周围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倡兴办农村长年或季节性职业半职业剧团,兴办曲艺、杂技、鼓乐班社和民间自娱自乐性的社团。扶持农民个人或联户办文化。  

四、做好文化扶贫工程服务  

县文化馆、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广播电视部门、共青团、妇联等,要发扬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开展文化科技普及活动,建立广播电视网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巡回辅导,或开办各种培训班。抓好“希望工程’、“1+1助学活动”等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县文广旅游局要送戏、送电影下乡。以集镇为中介,加强县文化市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辐射,带动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  

五、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队伍是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文化扶贫工程的实施,关系到农村文化的发展。要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的建设,把农民中热爱群众文化,或具有组织才能,或具有文化体育特长,或具有科技传播、示范能力,或热心文化宣传工作的骨干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业务面宽,经费少,条件差,生活艰苦,必须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才能把工作搞好。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化队伍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同时,要注意通过自学、专业培训等多种办法,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于在农村文化工作中成绩卓著、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予以表彰、奖励。  

文化扶贫工程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文化建设对于经济建设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邓小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文化扶贫这一文化建设“工程”,关系到我县广大农村能否抛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只要团结一切力量,扎扎实实、坚韧不拔,努力工作,“文化扶贫工程”必将促使贫困村社农民摆脱贫困,摆脱愚昧,与全国广大农民一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