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心得体会发言] 基层党建工作心得体会

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心得体会发言 基层党建工作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关系到党的建设、夯实党执政基础的历久弥新的永恒命题。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在于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需要多措并举,共同点燃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

扭住村级班子建设的“牛鼻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社区)“两委”班子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牛鼻子”“火车头”,建设得好不好、强不强对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论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还是争取资金搞项目建设,又或是生态环保、综治维稳、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的落实,都离不开村(社区)“两委”班子,而建强班子队伍的首要前提又在于选得优、配得强。、 这就要求基层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后备力量的挖掘和培养,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形成行之有效的后备干部梯次培养制度。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选拔做到严把政治关、守牢入口关,真正将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群众信得过、有担当的人选出来、用上去,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捏紧基层党组织的“软柿子”。“柿子专挑软的捏”往往是指欺软怕硬的行为,但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却要捏紧“软柿子”,这里的“软柿子”指的就是软弱涣散的党组织。众所周知,根据木桶效应,木桶容积的大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基层组织建设同样如此。一旦基层党组织变得软弱涣散,也就意味着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不再具有战斗力,而是变成徒有其表的空壳子,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更无从谈起,捏紧这个“软柿子”显得尤为重要。

建强村级班子、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发展实效、健全落实制度则是“捏”紧这个“软柿子”的重要举措。村级班子强则领导有力,突出问题解决快则百姓信任,注重发展实效则干事氛围浓,制度健全规范则落实有效。因此要切实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常态化、长效化,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破除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形式主义向来是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最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之一,也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大敌”。只注重各种形式的包装,而不在乎成效如何,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就是形式主义的外在表现,因此笔者称其为“优美的残次品”,破除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显得迫在眉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也印发通知,指出“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这为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矮个子”。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曾经的贫困村已多数摘下了贫困的帽子,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较好发展,但却仍存在非贫困村集体经济“贫困”的问题,“空壳村”“薄弱村”还未得到彻底消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短短十个字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既是一个“老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必答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村(社区)如果村级集体经济得不到很好发展,那么村级各项事业发展也将受到极大制约,并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基层党委、政府要从加强资源要素统筹出发,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充分发挥村级主体作用,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基层党建工作建强深厚的经济基础。

充实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之一是“生活富裕”,这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不断保障和丰富,才能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力。

近年来,围绕“党建+”的课题不胜枚举,如“党建+精准扶贫”“党建+生态环保”“党建+项目建设”等,形式不一,但其目的相同,都在于通过“党建”这把重器,撬开发展各项红利,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以往提及党建工作,让人更多想到的是各类材料、各种学习,较少从解决群众切身利益入手。

但随着党建工作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展,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早已不再是黑白的文字材料、枯燥的学习内容,更多的是色彩丰富、形式多样,重在改善民生的有温度的事业,这也是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的。